冰糖的功效作用与营养成分,冰糖的储藏方法

创闻用户
创闻用户 2022-07-29 16:58:59

冰糖是从甘蔗和甜菜中提取出来,将白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水溶解、除杂、清汁、浓缩、重结晶后形成的一种食用糖,它的化学成分是蔗糖。

冰糖是白砂糖的结晶再制品,是精制糖的一种。由于它结晶如冰状,所以名冰糖,也叫“冰粮”。冰糖的成分是含结晶水的葡萄糖,与白糖在体内分解的成分一样,所以冰糖可以代替白糖。其品质纯正,不易变质,可作药用,也可作糖果食用,还可以作为高级食品的甜味剂。冰糖不仅可以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还富含多种矿物质,有止咳祛痰、调节血糖、促进药物吸收等功效。

除了我国有食用冰糖的习惯外,冰糖在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也十分受欢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冰糖的品种已经由单一的多晶体冰糖,发展到现今的单晶体冰糖、冰片糖和咖啡冰糖等产品。

营养成分

冰糖含有钙、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等丰富的维生素。每100g冰糖的可食部分中,约含有99.3g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397kcal。

功效作用

1、止咳祛痰

冰糖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纠正急性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痰黏不易咳出、食欲不振、免疫低下有特效。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能稀释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黏稠度,使之易咳出,有利于止咳和祛痰。

2、调节血糖

冰糖的成分是含结晶水的葡萄糖,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糖分,迅速升高血糖,在发生低血糖时,食用冰糖可以快速调节机体血糖水平,缓解低血糖症状。

3、促进药物吸收

冰糖可以使四环素的血药浓度呈单峰分布,药物吸收更加规则,还可以提高四环素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促进药物的吸收。

4、解毒治疗

冰糖的5%溶液为等渗液,用于各种急性中毒,以促进毒物排泄;10%~50%为高渗溶液,用于低血糖症、营养不良,或用于心力衰竭、脑水肿、肺水肿等的治疗。

选购方法

1、看外观

冰糖呈均匀的清白色或黄色,半透明,有结晶体光泽,没有明显的杂质,其中微黄的自然结晶的塔冰为好。越洁白的冰糖说明加工的过程越多,透明的质量最好,呈半透明的冰糖次之。

2、闻气味

冰糖用鼻子闻有一种清甜的香气,没有其他怪异的气味。

3、尝味道

冰糖尝起来质地纯甜,没有异味。

4、摸手感

冰糖用干手摸的时候不会有糖粒粘在手上,说明含水分低,不易变质,易于保存。

储藏方法

1、放置在阴凉通风处

冰糖比较纯正,不易变质,但是由于冰糖比较容易吸水受潮,因而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包装袋或包装盒打开后最好装入密封的玻璃或塑料瓶中,或者用完后立即把塑料袋口封紧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否则冰糖易变黄色,甚至滋生微生物、螨虫。糖品的保存期一般为18个月,不要超期存放,建议家庭中宜贮存一个月的用糖量。

如果发现冰糖受潮出水,可以用电风扇吹干或放在太阳下暴晒到干燥为止。

如果发现冰糖表面出现化水现象(比较粘),由于家庭不便于处理,且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最好不要食用。

2、放置在冰箱中

大块冰糖一般是散装的,长期放置,容易沾满灰尘,滋生细菌。另外,大块冰糖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而发生糖化,长期不食用,容易变质。

所以冰糖最好放在通风透气性好的的地方,或者放在冰箱里保存的时间才会更长。

食用方法

冰糖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炖、煮食用。冰糖与梨、百合、银耳或者枇杷等一起炖着吃可以突出其止咳祛痰的作用,也可以在日常烹饪中加入少许冰糖提味。但高温油炒糖色这种食用方法不仅摄入油过多,且高温易产生致癌物,所以不建议这样食用。

1、冰糖雪梨

原料:雪梨,冰糖

制作方法:雪梨洗干净,把顶部切下来当做盖子,借助小刀和勺子挖除中间的核,把冰糖放入梨内,盖上盖子(或去皮去籽切大块也行)。把处理好的雪梨放入深盘或深碗(蒸好的梨会流出很多甜汤,最好选深一点的容器来蒸),放入蒸锅隔水蒸1个半小时至2个小时,或用炖盅炖1.5小时即可。

2、杷叶冰糖粥

原料:枇杷叶,冰糖,大米

制作方法:将枇杷叶用布包好,加水煮,弃去枇杷叶留下煮出来的汁液。再把枇杷叶汁和大米一起煮粥。粥快要熬好的时候加冰糖,再煮到冰糖溶化的时候即可。

3、冰糖燕窝盅

原料:梨,燕窝、冰糖

制法:把梨洗干净,切掉顶端当盖子,把梨核挖掉。将燕窝、冰糖适量装入梨中,盖好盖子,用牙签固定好盖子和梨,整个放入蒸锅中,隔水蒸熟即可食用。

适宜人群

老少皆宜,特别是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的人应该适量食用冰糖,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禁忌人群

一般人不宜过量食用,防止肥胖或导致高血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人宜少食,因为过量糖的摄入,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再加上体内的水和钠排泄减少,增加了血管里的容量,血压自然就会升高,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孕妇宜少食,防止导致妊娠期高血糖,儿童宜少食,防止产生蛀牙和肥胖;糖尿病、高血糖患者必须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