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是什么?关于扦插的科普介绍

创闻用户
创闻用户 2022-08-07 09:53:04

扦插(Cuttage),也称插条、插枝。扦插繁殖主要是指将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等)插入一定的基质中,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离体的营养器官再生成一个完整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扦插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具体操作为把一段植物插在某物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长后开花、结果。是取得与原植物特征一致的有效方法,也有因植物的某一枝条发生变异(如没刺的玫瑰),为了保护这一特征而使用。这种繁殖方法与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相比,具有繁殖系数高、操作简便和成本低等优点;与播种等有性繁殖方法相比,具有保持品种优良特性、提早开花等优点。

扦插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即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顺应它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种类

       扦插属于无性生殖。依选取植物不同营养器官作插穗,按取用器官的不同可分为叶插、茎插、根插三类。

叶插

 

       叶插只是在多肉花卉中应用。凡能用于叶插的种类大多具有肥厚的叶片,但很多种类叶片虽然肥厚,但叶柄和叶的任何部位都不能产生不定芽。因此,能进行叶插的仅限于几个科的种类。作为插穗的叶片一定要待其生长充实后取下。

 

       叶插分为全叶插和片叶插:

       全叶插是用完整的叶片扦插。有的种类是平置于扦插基质上,而有的要将叶柄或叶基部浅埋入基质中,叶片直立或倾斜都可以。叶片平置于基质中发根的种类主要有风车草、神刀、厚叶草、冬美人、褐斑伽蓝、玉米石和翡翠景天等。将叶片插入基质发根的种类主要有沙鱼掌属和十二卷属、豆瓣绿属种类,还有石莲花属、莲花掌属和青锁龙属的少数种类。

       片叶插是将叶片分切成数段分别扦插。如龙舌兰科的虎尾兰属种类,可将壮实的叶片截成7~10厘米的小段,略干燥后将下端插入基质。景天科的神刀也可以将叶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段,平置在基质上也能生根并长出幼株。片叶插能增加繁殖数量,但适用的种类不多。

茎插

       适用的种类最多,凡是柱状、鞭状、带状和长球形的种类,都可以将茎切成5~10厘米不等的小段,待切口干燥后插入基质,插时注意上下不可颠倒。葡萄科的方茎青紫葛和菊科的仙人笔等,其茎分节,可按节截取插穗。球形种类无论是自然滋生还是母株切顶后滋生的子球,待其长到一定大小后都可以取下扦插。用手轻轻一拨就可掰下的子球可立即扦插;用刀切取的必须待伤口干燥后再插。球形种类扦插不要埋入基质太深。叶多肉植物株形过高时,可截断扦插,基部或叶腋间生出的幼芽也可扦插。切记,扦插时,截口需要截成斜面,因为这样可以增加汲取水分的面积,还有要带几片叶子,因为植株要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有机物。

       茎插主要包含3种方式:

       (1)硬枝扦插:指使用已经木质化的成熟枝条进行的扦插。果树、园林树木常用此法繁殖。如葡萄、石榴、无花果等。

       (2)嫩枝扦插:又称绿枝扦插。以当年新梢为插条,通常5~10cm长,组织以老熟适中为宜(木本类多用半木质化枝梢),过于幼嫩易腐烂,过老则生根缓慢。嫩枝扦插必须保留一部分叶片,若全部去掉叶片则难以生根;叶片较大的种类,为避免水分过度蒸腾可将叶片剪掉一部分。切口位置应靠近节下方,切面光滑。多数植物宜于扦插之前剪取插条,但多浆植物务必使切口干燥半天至数天后扦插,以防腐烂。无花果、柑橘,花卉中的杜鹃、一品红、虎刺梅、橡皮树等可采用此法繁殖。

       (3)芽叶插:插条仅有一芽附一片叶,芽下部带有盾形茎部一片,或一小段茎,插入沙床中,仅露芽尖即可,插后盖上薄膜,防止水分过量蒸发。叶插不易产生不定芽的种类,宜采用此法,如菊花、八仙花、山茶花、橡皮树、桂花、天竺葵、宿根福禄考等。

根插

       可将植株粗壮的根用利刀切下,埋入壤土中,也能成功地长出新株,成活率较高。

插床

 

       扦插的插床可因地制宜,各种盆、木箱、塑料箱、鱼缸等都可以。该类容器作插床时下部都要垫放排水物,底部有孔或裂缝排水的可少放一些。有的温室内有砖砌的扦插床,只要稍加整理就可扦插。有时为了抢救病株,需在任何季节扦插,就必须使用加底温的扦插床。热源用电热丝或电热捧埋在基质内,使基质温度比气温高3~6℃,这样生根较快。一些易生根的种类如景天科的长寿花,仙人掌类的一些用作砧木的种类,可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直接插在沙土中。

 

       (1)温度

       插床温度对促进插穗生根起重要作用, 而不同种类的花卉要求不同的扦插温度, 但大多数花卉软枝扦插的适宜生根温度为20~25℃, 半硬枝扦插的适宜生根温度为22~28℃, 叶插及芽插的适宜生根温度分别与软枝扦插及半硬枝扦插的温度相同。总之, 插床温度低于20℃, 插穗基部不易生根;高于28℃时, 插穗叶片萎蔫影响生根, 尤其是高温季节, 要及时打开覆盖在插床上的塑料薄膜, 同时在插条的叶面上喷雾, 从而达到保持插床内适宜温、湿度的目的。

       (2)湿度

       插床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以近于饱和为宜, 即覆盖的塑料薄膜上有凝聚的小水珠, 覆盖塑料薄膜的插床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应在80%~90%之间。插床基质的湿度约为60%, 若基质过度潮湿, 易引起插穗腐烂。

       (3)光照

       扦插初期, 强烈的日光会使插穗蒸发失水而影响成活, 需在插床上方搭荫棚适度遮荫。插穗生根后, 在早晨及傍晚加强通风、透光, 以保证插穗的光合作用, 促进根系生长。

基质

 

       一般种类使用的扦插基质要求疏松通气,不含未腐熟的有机质,也不要含盐类。常用的有河沙、蛭石、珍珠岩、素沙土、草炭土、腐苔藓、砻糠灰和锯末等。无论哪种基质都应干净、颗粒均匀、中等大小,插床内基质一般不要铺得太厚,否则不利于基质温度提高,影响生根。嫁接植株的接穗成形后,有时要从砧木上拿下来扦插发根,可以用比植株略大的花盆直接单株扦插。

 

时间

       大多数种类的插穗在20~25℃的温度下最易生根,从整体上来说,只要环境温度和基质温度能满足生根条件,扦插随时都可以进行。

      自然环境下,按照季节划分,扦插的不同方法和注意事项:

 

     (1)春季扦插:春季利用已度过自然休眠期的一年生枝条进行扦插,其枝条营养物质丰富,插穗发芽较快,生根慢,要提高枝条的扦插成活率,扦插前应对插穗进行催根处理,使插穗先发根后萌芽,或生根萌芽同步进行。

 

     (2)夏季扦插:夏季利用半木质化新梢带叶扦插,但由于夏季气温高、蒸腾快、新梢易失水而萎焉死亡,因而夏季扦插要求降温、保湿,以维持插穗水分平衡。扦插地应遮荫和喷雾。

     (3)秋季扦插:秋季利用已停止生长的当年木质化枝进行扦插,其枝条发育充实、芽体饱满、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抑制物质还没有完全产生,最适宜期是在尚未落叶生长结束前一个月进行扦插,插穗易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利于安全越冬。

     (4)冬季扦插:冬季扦插利用打破休眠的休眠枝可直接在地内进行,一般南方常绿树种常在冬季扦插,北方冬季扦插则可在温室内进行。

生根机理

植物扦插生根类型

       作为无性繁殖的插穗其上面都带有不定芽,在适宜的条件下不定芽可以向上下两端生长,向上生长形成树冠,插穗基部向下分化形成不定根,从而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植株。按照根原基的形成时间、形成部位以及形成机制等可以将生根类型分为皮部生根型、愈伤组织生根型和混合生根型。

       植物扦插生根类型主要为:皮部生根型、愈伤组织生根型、混合生根型。

扦插生根的分子机理

     目前国内对于扦插生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学和解剖学方面,从分子水平对林木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对于普通农作物方面的研究。肖洁凝等已经在木本植物中对芒果不定根形成的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Ge Lei 等对拟南芥等根系结构简单的植物根系发生的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发现,像 SHY2/IAA3  和SLR1/IAA14及 MSG2/IAA19等基因都对侧根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而 AUX1和 NAC1等基因的过量表达对侧根发育有促进作用,但过量表达 SINAT5 基因能够抑制侧根的产生。P.M.Theo和 E.Rugini 等分别对猕猴桃和玫瑰进行 ROLA 和 ROLB 及 ROLC 转基因研究发现,这3种基因对离体组织以及组培苗根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诱导不定根的产生。目前通过对大豆、水稻、玉米等植物根系的研究,发现了其中具有与信号转导、细胞分裂周期、细胞壁形成等相关的基因。

       植物激素在生根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生长素在植物的生根过程中能够促进不定根和侧根的发生和生长。植物激素对于研究生长素促进不定根和侧根生长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价值。

       对生根能力的影响因素还有植物激素、酶活性、营养物质、抑制剂等

       当前对于扦插繁殖的生根机理已经进行了大量  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子方面和生理方面的激素水平、营养物质、酶和生根抑制剂等,以及解剖学等方面。研究探明了许多与生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基因;对植物在扦插生根过程中激素水平、酶活性以及营养物质等的动态变化有了一定的掌握;通过解剖学研究,探明了植物生根过程中根源基的发生类型,有利于确定植物的生根类型,可以为处理扦插母树以及插穗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扦插的生根率。对于不定根的发生与生长这一复杂过程,还有许多机理需要去探讨研究,如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以及找出限制难生根树种的因素等。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有助于对生根机理的研究获得更大的突破,同时也会为实现一些难生根树种无性繁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本文转载于:搜狗科学,baike.sogou.com/kexue/d19764594813707535.htm,本内容使用CC-BY-SA 3.0授权,用户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