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造车“两手抓”:代工向左,整车向右

创闻用户
创闻用户 2023-08-04 04:30:28

出品|创闻号·汽车资讯

作者|母智婕

不同于传统燃油时代,新能源汽车省去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硬核技术壁垒,开辟了一条新的赛道。造车门槛的降低,使得新势力们争先恐后涌入,瓜分蛋糕。从造手机的到做互联网的,就连房地产商恒大也“三年磨一剑”高举量产大旗,搞不清是要造车还是要圈地。

富士康依靠苹果代工厂闻名,此前创始人郭台铭针对马斯克“富士康是手机供应商,无法造汽车”的言论做出反击:“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不能造电动车?”郭台铭有底气这么说并不奇怪,“代工之王”富士康,已为造车布局了十七年之久,累计投资逾千亿元。

眼看着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朝阳行业,富士康走向台前。

合合合、买买买:“劳力密集”向“脑力密集”升级

随着富士康进军汽车行业,对芯片的需求急剧增加,引进行业大佬水到渠成。

2022年11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宣布:蒋尚义博士将担任集团半导体策略长一职,主要负责提供全球半导体布建策略和技术指导,直接向董事长刘扬伟汇报。

蒋尚义是半导体行业的泰斗,在他的带领下,台积电在艰难竞争中“起死回生”,不仅超越了三星、英特尔,更成长为半导体行业的“黄埔军校”,稳坐全球芯片制造业的龙头。

芯片大佬的加入证明,电动汽车和半导体,正是富士康聚焦的新业务增长极。

富士康很长一段时间别名“血汗工厂”,厂中大量的廉价劳工支撑起鸿海科技集团的最大竞争力。

然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弱点是毛利率低、盈利空间狭窄,利润的大头都被苹果这类具有软件实力的科创公司攫取,代工厂只能靠一再压低成本维持运转,天花板很低。况且,代工行业竞争激烈,随着立讯精密、比亚迪等后起之秀崛起,疫情袭来,富士康单靠为苹果做代工,后续增长乏力。

要想在产业布局上做出突破,不再被“牵着鼻子走”,富士康必须依托现有的代工优势,迅速完成产业转型。

巨大的机遇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富士康果断开启了合合合和买买买模式。

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富士康斥资3.6亿元收购了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的安泰电业。富士康起初对汽车相关产业的布局以投资为主,动作集中在汽车零部件代工,未涉及到整车制造。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特斯拉、BMW、后来的拜腾汽车等都曾是富士康的投资对象。

2015年,富士康联合腾讯、和谐汽车成立了和谐富腾合资公司,即拜腾汽车的前身,首次将业务拓展到整车领域,但于2017年退出

2020年10月,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宣布富士康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目标是成为“电动车中的安卓”,既不生产整车、也不推出自有品牌

2021年1月,二次牵手拜腾汽车失利后,富士康又与吉利控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富吉康,定位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整车、零部件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

打脸来得如此之快,富士康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一路狂奔,既想造车,又要成为电动汽车的供应商,试图两手抓。

2021年10月,富士康联合裕隆汽车成立了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正式发布旗下MIH平台和基于这一平台打造的Model C、Model E和Model T三款概念车,分别定位为中型SUV、中大型轿跑和电动大巴,有待市场反馈。

据官方介绍,这三款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均为富士康自主研发打造,车身可兼容轿车、SUV、MPV等多款产品,后续可依据客户自身车型做相应调整。

2022年10月,鸿海科技集团再次带来Foxtron旗下两款新车SUV Model B及皮卡电动车Model V。

黑红也是红,富士康的“Model”系列明显撞名特斯拉的“Model”系列,难免有蹭热度之嫌。

前不久的11月,富士康披露公告,正式收购美国造车新势力洛兹敦汽车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

下一个“小目标”更加确切:富士康计划,到2023年,在美国和泰国等市场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直接布局海外到2025年,纯电动车的营收将占其制造业营收的5%,营收目标300亿美元,其中车辆40%的零配件由富士康研发制造。

造车模式孰优孰劣:代工市场冷热分化 整车制造竞争激烈

“苹果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造车真这么简单的话,蔚小理等新势力们就不会发出“造一辆亏一辆”的哀嚎。如今看来,富士康造车有自信,但不多,身处代工和整车的十字路口,造车前景并不明朗。

先从富士康引以为傲的代工模式来说,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代工厂都处于制造业的下游地位,缺乏核心技术意味着同质化严重,可替代性很强。

富士康的代工业务遍布全球。据官方介绍,目前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地拥有超过800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稳坐全球电子代工服务龙头老大的位置,全球市占率超过40%。

抛开和拜腾汽车的恩怨,富士康在大陆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代工处境冷热不均,在大陆市场遇阻已是老生常谈。

富士康不比吉利等传统车企扎根深,技术储备深厚也不如新势力“玩”得年轻,有完备的营销和售后体系。虽然经过多年打拼,富士康已经布局了造车产业链从上游到生产的多项业务,但依然面临沉重的同行竞争压力,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几乎看不见。

此前有小鹏汽车依靠海马汽车代工、零跑汽车依靠长江汽车代工的先例,但“代”得了一时,“代”不了一世。造车新势力们起步前期靠“烧钱”存活,还不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因此在获得生产资质和工厂前,走上代工的道路再合适不过。

然而新势力好就好在成长速度很快,剥除代工业务后,现在都走上了自建工厂、自研自产的道路,把话语权和能挣的钱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在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虽然也有代工企业如麦格纳代工奔驰,业务不断缩水的情况,但富士康“打包代工”的模式屡试不爽。随着INDIEV、Lordstown等越来越多炙手可热的新势力找上门来求合作,富士康在海外造车圈越来越能站稳脚跟,热捧的造车平台MIH开始满世界“圈地”刷好感。

再说说富士康整车制造的逻辑,平台的领先很重要,即具备能打的软件实力。擅长硬件制造的富士康,显然在这方面力不从心。

传统车企早已跃跃欲试。吉利的SEA浩瀚纯电动汽车平台,仅前期投入就超过180亿元,今年量产的极氪001便脱胎于此。而王传福口中“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的比亚迪E3.0平台,将向全行业开放共享,全面覆盖小型车到大型车,基于此架构生产的电动汽车,新功能迭代速度可从两个月缩短至两周。

吉利和比亚迪这类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造车赛道上“抢跑”领先,卷到飞起

半导体领域,老牌台积电和三星比富士康入局更早,工艺和人才储备更雄厚

供应商层面,华为和百度造车搞得有声有色,模式经验证行得通,且行业新秀辈出,富士康虎口夺食不现实。

困难之中尚存希望。首先,富士康不用为现金流发愁。

根据鸿海集团公布的最新财报,2022年前三季度,富士康总营收同比增长13.66%至10480亿元,创下新高。从集团近三年来的营业活动现金流来看,累计分别为572.67亿元、871.93亿元、226.77亿元,资金压力较小。

其次,从造车窗口期来看,富士康为时未晚。

虽然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已经摆脱了代工造车,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奔跑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筹备造车的新玩家、尚未实现量产的跨界玩家、着急交付但欠缺造车资质的不差钱玩家,他们的潜在代工需求很可能成为富士康的突破点。

典型代表是华为和小米。华为和富士康本身在手机代工及PC领域多有合作,等华为“不造车”的承诺三年期满后,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软硬件优势互补来造车,是符合双方利益诉求的可能发展方向

小米造车走向量产的障碍在于未取得电动汽车生产许可资质,为此小米曾希望自建北京大兴亦庄工厂来保证2024年新车按期交付,目前正考虑与北汽集团合作生产汽车。寻求富士康的代工服务,有助于留下一段缓冲期。

最后,从业务架构上看,通过动作迅速的投资、合作、引进人才,富士康已逐步建立起电动汽车供应链,积极加速软、硬件方面的融合,志在从更多新能源车企的发展中分一杯羹。

母公司鸿海集团近年来致力于摆脱对苹果手机代工业务的重度依赖,除了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外,还加速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大数据等多方布局,寻求新的增长曲线。毕竟,疫情当下,连苹果都不敢单押富士康了。

市场冷热分化,富士康接下来在大陆布局将有什么新动作?自主困难重重,是安于代工造车的身份,还是挑战整车造车的风采?富士康造车的野心和现实之间,存在不小差距。

前路,依然是一团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