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车展 | 屠科:短期内L3或以上辅助驾驶无法大规模落地应用

创闻用户
创闻用户 2023-07-28 14:51:58

2023年4月18日,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的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沪举办。2023上海车展作为今年全球第一场A级车展备受全球汽车行业瞩目,创闻号邀请整车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70余位海内外企业领导者做客“汽车资讯”访谈间,以“车展快问答”的形式就当下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新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以下为中科创达副总裁、畅行智驾首席执行官屠科的访谈实录:

创闻号:自动驾驶热度和关注度都比较高,但我们最近关注到业界有两个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先请教一下屠总,首先,因为现在整车的成本压力比较大,所以作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有没有感觉到整车企业施加成本上的压力?

屠总:我们每天都感受到,确实整个中国市场,一方面客户群要求比较高,而且多样性,这是过去几年我们在整车智能化上面很多车厂孜孜不倦的追求,另外一块,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包括整个大的经济形势,所以大家对于成本的控制,可以说到了极致。

我们作为产业链里的软件,算是排头兵,所以我们在每一天跟客户的交流,在项目的交付过程当中,成本压力上都有很大。

创闻号:一会儿我们再展开,还有一个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在近段时间大家对于自动驾驶发展进程的节奏,大家意见不太统一,没有形成一个准确共识,可能L3未来10年落地都不太现实,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站在咱们角度,据您的观察和了解,不管是L2、L2+、L3,LA它的发展节奏是什么时间表?

屠总:我本人在汽车行业工作了25年,所以在大的技术引入市场过程当中我经历了两三次,我这一次也是支持相对保守这一派,L3或者以上大规模的落地使用时间会比较久,但是现在自动驾驶不能一概而论降温还是一如既往的热度高,某种程度上来讲,L3以上,L4包括全自动驾驶的市场上的降温我个人觉得是好事,让更多的业内从业人员回归到L2、L2+、L2.9,这块是高速增长的赛道,而且整个技术的成熟度,我个人认为远远不够,所以这块有更多的从业伙伴,包括优秀的团队加入到L2.9的技术研发当中,我个人对于整个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创闻号:有一点想请您特别分享一下,因为现在在整个智能汽车的发展逻辑里面,更多企业是对比智能手机的,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发展逻辑做参考,刚才您提到了,您在行业里面从业时间长20多年,也提到了经历了两三次的技术引进到这个领域,也带来了一定的变化,那两三次跟这一次又什么不同,之前那两三次有哪些在产业端的变化,整车企业的变化,消费者在接触新技术的变化过程当中,有哪些相似点可以供我们现在参考,作为一个判断逻辑去推演一下现在的智能化进程。

屠总:其实比较难,由于年纪的关系,我个人现在看到的最大的不同是消费群体的不同,因为00后,现在已经慢慢的成为购车的主力,而且对于车的诉求现在随着过去二十几年的教育,大家对于车的诉求跟二十年前非常不一样,这种情况下,整个市场迅速的变化,客户群不同的口味,不同层次的需求,不同方面的需求,现在在整个市场很难归类,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大的趋势。

这个趋势是我们过去二十几年没有看到过的,因为过去二十几年我们70后、80后、90后对于车的诉求有不小的诉求点,现在对于座舱千奇百怪的需求,包括对于智能驾驶对于L4之前的热度,包括现在理性回归到2.9,这些是在过去我们没有看到过类似的变革。

但是基础逻辑是一样的,过去核心的这些技术的竞争力上面,过去有很多国际大厂把先进的底盘上的制动、转向、气囊等等先进技术从欧洲、美国引到中国市场,但现在中国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智能化的赛道上很显然我们已经走在前面了,反向输出,这是非常巨大的区别。背后逻辑来讲,也是因为市场的需求造成了我们本地中国的技术在某些先进性上现在已经非常明确了。

创闻号:消费者00后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是不是正好跟咱们现在的业务是相关的?我们面向的是下一代的消费者,您刚才提到了我们在做自动驾驶的智能开发,包括智能座舱,我们现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往后看做了哪些前瞻的规划、设计,这些方面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屠总:是的,因为我们也是对市场还是花了比较多的精力,一直在倾听客户的声音,包括最终用户的声音,所以我们每一次大的车展都会带来我们一代的智能座舱,这一次车展我们带来的是7.0的版本,是整个中科创达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打造的基础的智能座舱,加入了多面屏和3D渲染效果,能够承载更多的游戏和人机互动,尤其是跟年轻人的人机互动的功能,我们相信这是未来几年里面,整个车市、车厂面对他们的消费群体也是非常需要的一件事。

自动驾驶也一样,除了我们现在本身也在开发软硬一体的L2.9,包括我负责的畅行智驾目前正在做这件事,另外一块,我们对于未来大的趋势判断是大的算力的平台,包括多域的融合,说是判断已经不太准确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因为我们跟很多车厂交流的时候,大家已经明确说出来下一代的车型规划,已经需要多域融合,需要很多新的技术,我们这块也是希望在未来的布局当中能够把这些核心技术能够串联起来,因为很多的核心模块,我们在中科创达和畅行智驾的研发过程当中,我们都是可以重用的。在未来过程当中,中科创达也会强势布局整车级的操作系统,这也是给我们未来的竞争力能够持续加分。

创闻号:我们知道,在上一个时代里面,在智能手机里面,中科创达在领域里面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角色,但是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这样的领域跨越,中间存在哪些挑战?您刚才提到了,我们基于这个大的团队,我们有很强的优势,但优势在平移过程当中,是能完全平移吗?有没有哪些需要调整的地方?

屠总:有比较大的历史上的契机,就是安卓系统的广泛使用,因为当初中科创达在布局手机的时候,对于安卓是比较多的投资和投入,所以后续的安卓在手机行业的大规模使用,加速了整个中科创达的发展和壮大,在契机过程当中,后续因为智能化汽车在座舱上面的需求,所以对于安卓系统,尤其是中国市场对于安卓系统的强势需求,也造成了整个中科创达在汽车板块上,在过去4年里面持续的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我个人认为,在现在过程当中,我们会持续发挥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尤其是未来我刚才提到的大算力平台,我们在整车级的操作系统,我们会持续投入,后续也会有大的动作,能够让市场上的朋友知道。

我们判断,特别是现在最近比较火的大模型的引入,未来的整车,包括自动驾驶、座舱这些技术的融合,再加上大模型的连接、投入,未来的整车会更加接近于机器人的技术,在机器人的技术上面我们也判断是非常广阔的赛道和未来,所以这块也是整个畅行智驾也是未来十年我们会持续聚焦的事情。

创闻号:超算中心是不是也会成为一个做方案企业的标配?

屠总:标配我不敢讲,但现在在国内确实有一些大的企业,已经在布局了,因为目前来讲对于投资密度还是要求比较高,中科创达我们也会抓住这些浪潮,和生态圈里面的合作伙伴能够持续在这两件事情上的连接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创闻号:您刚才提到一些智能座舱,但是智能座舱领域里面我们看到一些新的ChatGPT基于大模型的技术出来,这些新的技术跟现在包括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会有比较强的结合点,能够有比较杀伤力的应用出来吗?

屠总:我相信会有,按照大模型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我们今天所有的判断在三年以后全部都是错的,但这些探索和判断是非常有价值的,也许三年以后,在那个时候有更加新的观点,随着技术的发展。但是在今天,很多厂商包括中科创达、整车厂,还有其他的生态合作伙伴已经在考虑ChatGPT或者是其他的大模型在座舱和智能驾驶上面的应用,我们也看到了,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尝试,和车厂做了一些联合的工作,在后面,我想会有专业的团队包括整个市场里面有更加多的想法,就像过去5年,智能座舱发展到今天,有很多应用我们也是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情。

创闻号:聚焦到您现在涉及到的自动驾驶领域里面,现在整个自动驾驶从感知、算法整个链条上,现在关键需要突破的瓶颈是哪些?特别是感知这块,我们看到基于视觉的现在稍微比较成熟一点,大家都在讨论的是,我现在要上激光雷达还是上4D毫米波雷达等等问题,站在您的角度您怎么看待?

屠总:我认为不同的技术争论,其实是非常好的,对于整个自动驾驶这条路线发展是非常良性和健康的,我也不认为这些不同的观点和技术路线是零和游戏,其实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面都会是共存的状态。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跨域融合或者大算力平台,就算2025年按照我们主流的声音2025年落地了,它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面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我们现在目前的电子电气架构,因为每家车厂有每家车厂面临的现实问题。未来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里面我们认为都是需要经过量产级的验证,因为在整个汽车行业里面,量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衡量标准,大规模的量产是另外一个层次上更高的衡量标准。

如果我们今天用5万台、10万台的量产技术去判断这个技术的成熟度,其实是有偏颇的,我们希望在未来比较大的时间跨度里面,能够真正看到一些技术,经过了百万级的市场的验证,证明是安全、成熟的,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下结论才更有意义。

创闻号:从一些基本的物理属性和产品的角度,激光雷达跟4D毫米波雷达,现在它俩会在最终的应用上有一定的区分吗?可能激光雷达用在更高阶的售价更高的整车上面,4D毫米波雷达可能用在更基础的汽车版本上面,因为技术壁垒和物理属性带来的区隔吗?

屠总:我不是雷达专家,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现在我同意您的观点,未来在近期能够看得到的时间范围之内,很有可能会出现您刚才说到的格局变化。

现在我认为很多格局变化也不完全是技术的原因造成的,因为也有很多现实的成本压力,商业化的路径,落地的可能性、落地的时间压力,这都是我们每个从业者每天面临非常现实的问题,很多格局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它的技术优秀,所以他用在超豪华车上,因为它技术便宜所以用在经济型车上,背后逻辑不完全是这么简单的推论。

创闻号:不知道您这两天因为时间比较紧,您对上海车展都逛了哪些企业展台,在今年整体的参展企业里面,包括整车,都有哪些咱们的合作伙伴,他们现在对于咱们的产品使用了哪些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吗?

屠总:昨天第一天,一直在忙着接待我们的客户,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时间去逛其他的展台,尤其是整车展台,后面也会花时间逛一下。

目前中国主流的整车品牌上,除了咱们耳熟能详的特斯拉之外,因为它高度自研的现实情况,其他的所有主流品牌都有中科创达的软件的部分,这里面最大的是整个智能座舱,因为刚才也提到,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当中,整个中科创达从手机、物联网到现在的汽车,我们一步步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实有很多的软件的能力,互相能够复用。

整车在过去几年,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面,汽车的板块在中科创达是属于高速增长的板块。这里面又以智能座舱,尤其是智能座舱相关的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包括我们在整个生态链里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面我们给很多车厂贡献了我们的软件输出、软件产品。后面因为畅行智驾聚焦于智能驾驶的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希望能够给更多的主机厂带来软硬一体的整体方案。

创闻号:您刚才提到了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是不是这也是大家共同选择的路径,是因为软硬一体的能够超出解耦之后只做软件、硬件,分离开的更好?

屠总:这里面有各种情况,有些产品是能够高度的软硬解耦的,这个过程当中,中科创达是得益者,因为在软件的分量越来越大的时代里面,像中科创达非常优秀的头部软件企业,在过去几年高速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

但有些产品,我们现在在畅行智驾我们自己研发的智能驾驶的域控制器,包括中算力,未来我们在布局和研发的大算力平台,有些部分是不能高估软硬解耦的,还是需要传统的Tier1的角色,能够给车厂做一些高度集成系统化的工作,能够减轻车厂自身的研发负担和成本。

创闻号: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站在您的角度,这两天您特别忙,如果有时间的话,您会去看整个展馆里面,您会特别关注哪些企业、产品、技术、话题,您站在专业角度给我们分享一下,也给大家接下来的观众日参展去做一个参考。

屠总:这里面有两个大的赛道,一个是智能化,一个是新能源,新能源通过咱们中国政府和所有大的玩家过去小十年的布局,现在慢慢有点明朗了,大家可以去新能源重点关注一些头部企业,但在中科创达和畅行智驾我们自己所处的智能化的赛道里面,其实真的是大有大的优秀企业,小有小而美的单点的产品都值得去看。

比如中科创达我们自己的产品,我个人认为小而美的Kanzi的HMI的开发工具,也有一些其他的类似的软件产品,甚至包括软件集成测试的创意公司,这一次我在展台上至少在手册里面看到了是在的,我非常有兴趣到时候看一下他们这些初创公司在非常细分的赛道里面他们是怎么考虑,以及将来怎么走通商业化道路的。

当然了,大家比较喜欢的整车,我也很喜欢,因为很多老朋友也在整车厂,我们也会给他们加油助威。

创闻号:感谢屠总的精彩分享,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