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解析|理想ONE重锤理想,但理想的挑战还在后头

创闻用户
创闻用户 2023-08-02 04:50:50

出品 | 创闻号 · 汽车资讯

编辑 | 胡文静

曾经以一己之力为理想汽车打下天下的大单品理想ONE,退场时却给了理想汽车一记重锤。

北京时间12月9日,理想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理想三季度营收93.42亿元,同比增长20.15%,环比增长6.97%但营收增长并未带来利润的提升,净亏损在今年二季度超6亿元的亏损新高上再次扩大,三季度亏损额高达16.4亿元,再次创下理想史上单季度亏损新高。

不只是净亏损急剧扩大,理想长期领先国内新势力企业的车辆毛利率,在三季度同环比都出现超过9个百分点的骤降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流出5.08亿元。

财报发布后当日,理想美股下跌12.37%,跌幅超过小鹏(跌7.45%)、蔚来(跌5.82%)。

三季度多项数据的下滑,反映了理想在新旧产品交替期的尴尬。尽管随着交付量的回升,理想开始走出产品切换的阵痛期,但新的挑战随之而来——

靠着打造单一爆款车型,精于成本控制的理想汽车曾两次摸到季度盈利的门槛。但拓展产品矩阵、发力纯电动路线所需要的投入,都使得理想要在短期内再度盈利,仍面临挑战。

不过,对于当下的理想来说,相比盈利,加速推出的多款新车能否复制理想ONE的成功,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理想ONE退场,如何导致毛利率崩盘?

理想ONE交付量下滑之迅速显然是理想最初没有预料到的。

去年四季度以来,理想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交付量环比下滑。但其中,今年三季度的跌幅尤为刺眼。

7月,理想交付量环比大跌近20%至1.04万辆,跌出新势力企业第一梯队8月,理想交付量更是跌至4,571辆,同环比都出现“腰斩”。

由于第二款车型理想L9在8月30日才开启交付,7、8月交付量大跌的原因仍指向了主力车型理想ONE——新车理想L9的分流之下,面临垂直换代的理想ONE市场端疲态尽显。

9月初,理想ONE又因突然官宣优惠2万元、10月正式停产,引发大批车主维权,使理想陷入舆论风波。

即使理想L9在9月成功“救场”,当月交付量回升至1.15万辆,同时理想9月底紧急将理想ONE的升级换代车型理想L8提前了一个多月发布,并开启理想L7的预订,但三季度的业绩下滑已经难以扭转。

三季度16.4亿元的净亏损中,理想ONE的存货拨备和购买承诺损失高达8.03亿元,这一减值计提来自零部件以及和供应商签订的购货合同。

“我们对供应商做出了一些原材料购买的承诺,但由于理想L9超预期的需求及加快推出理想L8,降低了理想ONE的订单预测。”理想汽车CFO李铁在三季报电话会上表示。

成本上升传导至毛利率,使得理想长期领跑蔚来、小鹏的车辆毛利率跌破20%。三季度,理想车辆毛利率下跌至12%,同环比分别下降9.2个百分点、9.1个百分点。

在“蔚小理”中,理想的车辆毛利率已经从二季度领先蔚来4.5个百分点,变为落后蔚来4.4个百分点理想相对于小鹏的车辆毛利率优势,也从二季度遥遥领先12.1个百分点,缩小至0.4个百分点。

这一车辆毛利率的崩盘,理想ONE的具体影响有多大?

如果剔除掉理想ONE的相关影响,理想三季度车辆毛利率实际应为20.8%。也就是说,理想ONE的相关减值,拉低了理想高达8.8个百分点的车辆毛利率。

不过,价格比理想ONE高出11万元的理想L9,在9月贡献了近88%的交付量,尽管没能改变20.8%的车辆毛利率同环比微降的走势,但已经有效将三季度单车售价拉升至34.1万元,环比提升了4.5万元。

难再一味“抠门” 理想汽车告别舒适区

跨过0-1的卡位赛之后,要完成从1-10的新阶段,对于理想来说,意味着要在家庭用户市场的份额达到20%以上,这也是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在今年二季报电话会上透露的目标。

显然,仅靠一款增程式产品难以支撑这一目标。为寻求更大增量,理想开始转向家族化车型矩阵、增程式+纯电动的多点布局。根据李想的规划,理想将在20万元-50万元价格区间内,每10万元的价格区间都推出一款爆品。

理想正在加快产品节奏。在今年理想L9、理想L8相继开启交付之后,理想将在明年交付理想L7,并发布第一款纯电车型。李想称,这也是理想明年最重要的两件事。

随着理想产品线的逐步完善,新的挑战开始出现:从单一车型转向产品矩阵,对纯电动技术的补课和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以及智能驾驶的全自研,都意味着短期内更高的成本费用,要求更大的规模效应来摊薄成本。

从三季报来看,理想的运营费用,尤其是研发费用,已经出现显著上升。

三季度,理想研发费用再创新高,为18.04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已经从自去年三季度的11.42%,飙升至19.31%。今年前三季度,理想研发费用已经超过47亿元。

理想在财报中解释称,三季度研发费用增加主要是由于新车型研发活动增加,以及研发人员数量增加。

一路走高的研发费用,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仍将保持向上的走势。据悉,理想今年全年的研发费用约为70亿元,明年预计将支出大概100-120亿元。

李想表示,研发主要聚焦三个方向:一是产品的研发二是技术平台的研发,譬如增程电动平台、高压纯电平台、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平台三是底层系统,譬如操作系统、云服务。他透露,目前投入的大头是对平台的研发。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方面,三季度同样创下季度新高,为15.07亿元占营收比重16.13%,较去年同期增长3个百分点。

除了成本承压,理想另一直接挑战还在于,多款精准定位在家庭用户市场的产品,内部能否有效区隔。李想回应称,“价格的区分、座椅的区分,是对用户群最好的区分方式。”

他透露,目前,理想L9的用户来自同价位甚至更高价格的豪华品牌理想L8“比较好地完成了对理想ONE的替代”,用户群基本完全相同理想L7则偏向25-35岁年轻的家庭用户群体。

根据理想当前的预测,明年理想L9每月将稳态交付0.8万-1.1万辆,理想L8在1万-1.4万辆之间。

两年IPD试点后 正式启动全面矩阵型组织升级

财报发布当天,理想宣布公司正式启动面向千亿收入规模的全面矩阵型组织的升级。

李想在电话会上表示,理想将在明年实现千亿收入规模,“我和管理层都没有从零开始将企业打造成千亿收入规模企业的经验,这对我们是非常大的挑战。”

他透露,因此理想从2019年就开始研究全球顶尖的相关企业,发现类似经营模式的企业在发展到了百亿收入规模后,都普遍升级到了矩阵型组织的管理模式。

在此次宣布全面升级为矩阵型组织之前,2021年,理想开始向华为学习IPD框架,成立产品部并导入集成产品开发体系(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进行了两年时间的试点。

“大家看到的理想L9、L8、L7的产品研发交付成功,很大程度是IPD矩阵式管理方式的成果,”李想表示,“通过过去两年对于IPD的验证,我们坚定地认为矩阵型组织是理想汽车迈进千亿规模、挑战万亿规模的最合适的组织模式。”

根据9日最新公布的计划,理想将在原有的战略部、产品部两个横向实体部门的基础上,新增五个横向实体部门,即商业部、供应部、流程部、组织部、财经部。DSTE、IPD、IPMS、ISC、BT&IT、LTD、IFS七个一级流程将在接下来三年时间里全面落地,形成理想矩阵型组织的最小运营闭环。

李想解读称,矩阵型组织最大的特点是确保全流程的管理质量,横向团队规划路、修路、运营路,纵向团队造车、开车、运营车,把持续创造的价值源源不断地运送给消费者,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产生良性循环。

同时,理想还宣布高层进行人事调整:自2023年1月1日起,“二号位”沈亚楠退出董事会,加入理想汽车流程变革委员会总工程师马东辉将接替沈亚楠担任理想汽车总裁并进入董事会,整体负责研发与供应群组高级副总裁谢炎将出任理想汽车CTO,全权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

今年9月,沈亚楠在四天时间内两次减持理想港股股份,套现超9100万元人民币,引发外界疑虑,这一最新的人事变动也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这一3个月前的旧闻。

根据李想给内部员工的公开信,沈亚楠将在完成从1-10的全面组织升级后,“追求自己更精彩的人生”,这意味着届时沈亚楠将离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