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史称“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从1923年2月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事实中看到,这时的革命力量远不如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党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采取积极步骤,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1923年6月,党的三大在广州举行,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在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广泛传播。

为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举行,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统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一年来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展。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直接打击目标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随着北伐胜利进军,工农群众运动以空前规模迅速高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吓坏了地主豪绅和国民党右派。

大革命时期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是这个讲习所实际的主办者

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如火如荼展开时,蒋介石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鼓动和支持,和汪精卫相继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为后来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同时,党的组织得到迅速发展,从建党初期到大革命失败的短短6年内,党由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近5.8万名党员、领导着280余万工人和970余万农民的具有相当群众基础的政党,为后期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准备了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