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进”一词的意思是进身为官,指做官而谋发展,用作书面语使用(见《后汉书·郭太传》)。所谓仕进制度其实也称选官制度,一个国家或者政权有关做官的途径,称作仕进制度,它是属于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所以历来史家都不叫重视。秦汉的仕进制度可供各级领导同志和人事干部参考或者借鉴,那么秦汉的仕进制度又是怎么样的呢

秦曾实行世官制。秦自春秋开始建国以后,和其他国家一样实行世官制。

秦世官制在商鞅变法后仍遗存。商鞅变法是秦国发展史上一场从奴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的变革运动,经过变法,秦原来的世官制度被打破。

而世官制的遗存,主要表现在:1、反应在“葆子”上。“葆子”是云梦秦简立的名词。2、表现在某些特殊官职上。3、表现在因家世得官上。蒙恬就是因家世而成为秦将的。4、秦有爵位继承制度。

相对来看,商鞅变法对秦来讲是较为成功的社会变革,经此变革,秦的世官遗存比较少,即便是保留先来的世官,也是有功劳为前提的。

二、荐举

荐举就是像上级推荐有才的贤能人士。

穆公时秦荐举选官。秦的荐举人才,是由太尉主事,并且遵循固定的制度进行。

春秋时期秦荐举的特点。秦缺乏严格的宗法制,在荐举人才方面能重用外人。

由荐举发展而来的保举制。由荐举而来的保举制,是与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的新形势相适应的。秦的保举制在实行时,法制性基本上得到了贯彻执行。

三、显耕战

商鞅用官爵劝民农战的主张。为了奖励人民积极从事农战,商鞅用官爵使民就范:1、在战争的情况下,按军功大小赐爵任官。2、在和平的条件下,以交纳粮食多少来赐爵任官。

秦的军功入仕制度。耕战二者虽同为秦入仕的途径,但在战国时代,由于战争,所以使军功入仕显得比较突出。

军功入仕的局限性:以胜敌作为仕进的途径是不可以长期实行的,毕竟为官治政是需要一定的只是水平和管理才敢的,并不是一介勇夫可以胜任的。

秦辟田入仕:是指在和平条件下使民以粮谷捐官爵。秦辟田入仕不像军功入仕那样有普遍意义。在商鞅变法中找不到有关方面的内容,只有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

四、出于客

出于客,是指以客出仕。秦以客出仕共有两种形式:形式一:由客(或上客)直接拜为主持国政的大臣。形式二:由客(或上客)先拜客卿,然后在升迁为正卿,佼佼者则由客卿直接拜当过正卿或丞相。

秦朝灭亡以后,汉朝期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主要制度,这就叫“汉承秦制”,当时汉朝的选官制度也和秦朝差不多。

在汉文帝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即察举制,察举制包括以下三步:一、皇帝下诏书,制定选择人才的标准二、政府官员按照标准,向皇帝推荐人才三、皇帝亲自对推荐过来的人才进行面谈。

察举制最重要的科目便是“孝廉科”即孝顺父母,清廉正直。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上的改革,标志着古代中国的统治策略发生了变化。察举制导致官员和地方势力相结合,成为上通下达的士大夫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