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一过,南方很快就进入了阴湿的梅雨季节。湿热的天气,最易造成各种皮肤病困扰,汗疱疹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不仅瘙痒钻心,破损者还会继发感染。

清晨,门诊来了一男子,还不停的抓挠着手部,进入诊室后,可是情况不妙,男子的手部皮下有小水泡水泡破了,还会流出黏糊糊的不明液体。

医生告知,这种小水泡一般出现在手指或手掌侧面,影响美观不说,而且还瘙痒钻心,严重者会继发感染,出现手肿胀、疼痛的症状,临床叫“汗疱疹”,像这种严重的情况一般在夏季常见。

在接下来的详细了解中,医生得知,一件事害了他。

原来,男子叫大诚,今年34岁,前一周的时候发现手上长了一个小水泡,很痒,以为是虫子咬的所以一直抓。

后来水疱被他抓破了,现在开始传染到其他的手指缝处。

医生提醒,春夏季节如果手上频繁出现小水泡,那就要警惕了,可能不是“抓破”那么简单就能解决的。

春季后,很容易发生汗疱疹

春末后,不仅身上容易出汗,手也容易出汗,很多人手上动不动就“湿漉漉”的,另外,心情烦闷、暴躁或者过度熬夜,就出现我们看到的“小水泡”了。

在临床上,这种汗疱疹比比皆是,尤其是青壮年,本身的体质,经常熬夜,发生的几率更大。

此外,最忌讳这3件事

1、过度搔抓

许多人,用力搔抓患处,这使小水泡进一步扩散,加重渗出,手上的皮肤也逐渐粗糙、肥厚

所以,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尽可能避免搔

2、热水烫洗

热水烫洗会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和糜烂加重,使病情恶化。即使洗澡时过热的水也是不适宜的。

3、忽略护理

因为工作、生活原因,不少人不得不使用碱性肥皂、洗衣粉或洗涤灵洗手。

实际上,这些洗涤用品可抑制皮脂分泌,使皮肤更干燥,从而加重瘙痒。

医生告诫:出现3个信号,要小心了

一:手汗多

常与手足多汗并存,手掌、指端、手指侧面,出现不稳定的痒。有的感觉较小,有的则会有明显的瘙痒、灼烧感。

二:出现小水泡

位于表皮深处的小水疱(抓破后流出黏液性液体),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分散或群集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周围皮肤正常。

三:脱屑

数天后水疱吸收、干涸后残留环,状鳞屑,自觉瘙痒及烧灼感,如患病时久可引起手掌皮肤干燥、脱屑、增厚。

不同的人,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汗疱疹发作时,可能每个人的症状不是完全一样的,但若是不加重视很容易反复发作,发作程度还会一年比一年重。

防治,做好“五个字"

1、抹:

在医刊《中国真菌志》中介绍过一款古方的乳膏“眉寿堂草本修复霜”,百年传承配方,将黄柏、苦参、蛇床子等多种草本精华萃取而出制成。

配合送的止痒喷雾,同时避免了因单一涂抹而造成渗透力不足、易复发的情况,网上也容易找到。

根据患者反馈一般2-3周恢复,因此受到了医学研究院皮肤研究委员会的认可。

同时还要保持手部的滋润,涂抹一些滋润、消炎的保护性软膏,如维生素E乳。

2、动

运动不仅仅能够缓解生活工作的压力,还能够增强运动者体内水分的代谢,顺便将体内过多的湿气排出体外。

比如说跑步、健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都是促进人体的气血循环,增强代谢。

每次40-45分钟最合适。当然,对于一些工作特别忙碌的人,运动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3、吃

水果: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改善黏膜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恢复。

利湿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苋菜、荠菜、马齿苋、冬瓜、黄瓜、莴笋等。

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的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和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

4、按

劳宫穴:用左手大拇指指端顶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垂直向下按压,其余的手指则按压在手背上,力度由轻到重,一压一松,持续1~2分钟即可。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的凹陷中。

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鱼际穴也可以清湿热。

常按劳宫穴、合谷穴和鱼际穴,可以清热利湿、活血护肤、止痒等。

5、查

我们在注意上面提到的信号以外,还要定期做检查。肠胃是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代谢器官,一旦出了问题,也会导致各种皮肤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