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彰阿,满洲镶黄旗人,汉语的意思是“当然、诚然”之意。这个出身官二代的满洲官员,在嘉庆十年(1805)二十四岁的穆彰阿考取进士,并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启了仕途快车道。满洲子弟向来注重骑射,多以做内廷人员开始逐渐走向从政,而穆彰阿却是满洲贵族子弟为数不多的喜欢学习并拔得头筹的青年。在当时一百二十余名的进士中,满蒙汉八旗子弟仅仅占四人,穆彰阿的表现非常耀眼。不光如此,命运仿佛格外眷顾这个青年,他的老师英和成了当时的吏部尚书,对于穆彰阿来说可谓近水楼台。仅仅用了九年,穆彰阿就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穆彰阿

嘉庆帝非常注重这个满洲青年官员,认为他“年方立壮,令其留心学习”于是决定给他再加加担子,让他兼任刑部侍郎。然而在刑部穆彰阿一次上奏二十三件判决本,其中有二十二件是“斩立决”。一向以宽仁著称的嘉庆帝一看到送上来这么多死刑案件,一定是“因循积压”,认为穆彰阿对刑部事务“全不究心”,将其从吏部侍郎的正二品降为从三品,而且是“候补京唐”。

穆彰阿最大的能耐就是关键时刻哪里跌倒哪里再爬起来,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让嘉庆认为他是人才难得,五月份就着手安排让他复出,重新担任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一年后又让他兼正红旗蒙古副都统,手中握有重要兵权。在嘉庆一朝,可谓是穆彰阿能文能武岗位历练的重要时期,虽然短暂跌倒却神奇强势复出,在嘉庆晚期又出任左翼总兵,一时之间举足轻重。

风光无限在道光

如果说嘉庆朝是穆彰阿官场爬坡阶段,那么在道光时期,则是逐渐达到了政治巅峰时期,一时之间饱览了无限的政治风光。在四十岁的黄金年龄时刻,穆彰阿在道光的持续使用下,大力推进漕运工作,在出任漕运总督后,成绩显著。不久,穆彰阿在天津有处理了“北仓贮米变色”案,在此过程,对存在的问题穷追不舍,一直到把二品大院撤职查办才回京复命,这些都让新皇帝对他格外信任。道光七年,穆彰阿入军机大臣学习行走,成了有清一代满蒙翰林出身任军机大臣的第六位,其提拔速度和重用程度为清代一朝罕有。

道光帝

穆彰阿不光得到权臣英和的推荐,更是得到三朝元老曹振镛的大力赞美,把他比作“中天柱石”,以此可见,在高层人脉中,穆彰阿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是进一步将英和与曹振镛为官之道进一步发扬的人,当时的官场秘籍就是:“多磕头,少说话”,穆彰阿四面春风,八面玲珑,几乎从皇帝到权臣无一不对其称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