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坊的孩子读后感 《颜料坊的孩子》是荆凡的第一部作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功底和潜力。

曹文轩先生在序言中提到,小说的题目已经使得整个作品立住一半了,因为“独特性”正是文学所需要的一种特性,而“颜料坊”这一领域在儿童文学的写作中几乎还未涉及。当然,如果说只有题材独特,固然是不够的,这本书还拥有丰富的主题意涵。从书名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本书和艺术有着紧密的关系。《颜料坊的孩子》中,“姜氏颜料”是具有现实原型的,是闻名国画界的一种传统颜料,但慢慢被管状颜料所代替。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前进,我们发现一些精细的工艺因为无法跟上时代步伐而渐渐消失。小说作为一首挽歌,让读者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书中写到的工艺不仅只是制色,还有裱画、苏绣、造船、园林、年画等等。苏州人的生活是精致的,即使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加快,我们依旧需要这些精致的艺术,它们让我们感受到“根”的存在。《颜料坊的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儿童文学作品中较少出现的“满屏的艺术气息”,让孩子可以在最天马行空、最充满可能性的时候接触到艺术,这是十分可贵的。有人说,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不是期望每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艺术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小伙伴。通过这本书,孩子不仅看得见艺术,还能了解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以及接触一群为了艺术的发生发展在不断努力着的人,如此一来,相信孩子们会更愿意跨进艺术这扇门吧。小说树立了一种开放、包容的世界观,同时也拥有温和的儿童观。姜家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家庭,而从湖南嫁入姜家的何韵茵则是一个善良、包容的人,在家庭里,她选择退居二线,当一名“支持者”。作为姜家的掌门人,姜琰一方面当然会在意“传男不传女”的家族传统,不过他也是个心态开放的人,在发现女儿确实有天赋,又加上夫人一顿“旁敲侧击”之后,姜琰选择打破传统的桎梏,尊重孩子的天性。可以说,站在家长的角度看,这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开明的。换到孩子的角度,双胞胎姐弟姜思和姜年也发现了自己的天性,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姜思很早就展现出了在色彩和绘画方面的天赋,而姜年当时不过是在应付父亲要求的任务。姜年有一个好朋友——薛小萌,他们特别喜欢跑去收藏家孙道林的家里看小人书,其中姜年最喜欢的一本叫作《辛巴达航海传奇》,因为姜年本质上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勇于冒险的“男子汉”。书里有一处集中展示了姜年的勇敢,就是他和欺负陈晨的“运动衫们”打架的时候,而他真正的兴趣,则是在接触到孙道林的显微镜的时候体现了出来,他自此进入了科学的世界。通过显微镜,出现了“不一样的颜料世界”,这种微观的美和直接用肉眼看到的美是不一样的,这里其实体现了科学和艺术的一种完美结合,它们不再是“绝对理性”和“绝对感性”的对立,而是一种可以相互融合,给人带来更大震撼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