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源于我国古代的印染技术。在诸种植物染料中,靛蓝是我国古代提炼加工最早并且应用最广的一种,战国时代染蓝技术已十分成熟。可知,“青出于蓝”这句话有着染蓝技术的背景。

蓼蓝是含靛蓝植物中重要的一种。据古书《夏小正》记载,我国在夏代已种植蓼蓝,并已知道它的生长习性,“五月,启灌蓼蓝”。就是说,在夏历五月蓼蓝发棵时,要趁时节分棵栽种。在《诗经·小雅·采绿》中记载有采集蓝的活动:“终朝采蓝,不盈一詹”。诗中说的“蓝”,学者认为也是蓼蓝。

蓼蓝,一年生草本。大约二、三月间下种培苗,即所谓“榆荚落时可种蓝”。六、七月间蓼蓝成熟,叶碾碎后黄色液汁变青,即可采集。采后随发新叶,隔三个月(九、十月间)又可收割。蓼蓝叶中含蓝甙,从中可提取靛蓝素。蓼蓝叶浸入水中发酵,蓝甙水解溶出,再经空气氧化,就结合成靛蓝。据学者研究,古代用蓝草染色,最初是揉染,即把蓝草叶和织物揉在一起,揉碎蓝草叶,液汁就浸透织物或者把织物浸入蓝草叶发酵后的溶液里,然后晾在空气中,织物也能上色,这是鲜蓝草叶发酵染色法。

有关靛蓝的制作工艺,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先是“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然后用木、石压住,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浸的时间是“热时一宿,冷时两宿”。将浸液过滤,按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搅动,等沉淀以后“澄清泻去水”,“候如强粥”,则“蓝靛成矣”。用于染色时,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并使发酵,把靛蓝换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于碱性溶液中,从而使织物上色,经空气氧化,织物便可取得鲜明的蓝色。这种制靛蓝及染色工艺技术,已与现代合成靛蓝的染色机理几乎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