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肃侯(?~前326) 战国时赵国国君。赵成侯子。公元前350年赵成侯死。赵肃侯击败与自己争位的公子渠,正式继位。当时晋室微弱,赵与韩、魏三家日益强大。

肃侯初立即欲继成侯之后,继续削弱晋室,扩张领土。

先是夺晋君端氏(即泽州,今山西沁水东北),徙晋君于屯留(今山西屯留南)。

次年,又与魏惠王会于阴晋(今陕西华阴)。

前 347年,公子范袭邯郸,被击败。次年,肃侯朝天子。前344年,赵军攻齐,克高唐。

前 339年,秦孝公使商鞅伐魏,大败魏军,赵国此时亦趁机伐魏。经过肃侯十多年的苦心经营,赵国疆域日益扩大。

前335年,赵为肃侯建寿陵,帝王之墓称陵自此始。赵肃侯善于纳谏,前334年,他出游大陵(今山西文水县东北),为大戊午所拦,谏道:“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肃侯非但不怪罪,还下车道谢。

次年,肃侯再次发兵攻魏黄城 (今河南内黄西)不克。

同年,肃侯开始在漳水和滏水之间修筑长城,防止齐、魏两国的进攻。赵长城气势雄伟,西从今河北武安西南起,东南行沿漳水,至今磁县西南,折而东北行,沿漳水达今肥乡南,此即赵之南长城。

前342年,齐、魏出兵伐赵,赵军决河水灌之,退齐、魏军。

前326年,肃侯去世。当时,大国如秦、楚、燕、齐、魏等皆出锐师各万人来参加葬仪,其生前威望可见一斑。

赵肃侯整顿军队,发展农业,修筑长城,为赵国在其子赵武灵王时的强大打下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