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存在着种种缺陷和残酷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奴隶社会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伟大的进步,一方面体现在生产力的进步,使得人能脱离自然生存的束缚,另一方面是使得人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间出现分工,从而为人类发展灿烂的科技与文化提供了条件。

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社会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也正是这种方式,使其在短期内,消耗极小的成本,便能取得巨大的资本积累,也正是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剩余,使人在生存方面完全脱离自然生存的束缚,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阶级压迫的出现,广大奴隶劳动能够提供出较多的剩余产品,它打破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关系的狭隘性,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也使社会上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另一部分人,则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他们主要是奴隶,于是,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为整个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为文化科学的创立奠定基础,这种分工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正是这种生产关系,使得我们在哲学,宗教,文化,政治,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完成了文明的一次革新,甚至是这段时期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标志: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的专著《中国思想史纲》中提到,夏朝到商朝这几百年的历史,不可能一下子变成奴隶制国家,夏朝处在向国家形成的转变过程之中,仍带有氏族制色彩,夏末商初,黄河中下游的居民带着氏族制残余进入了奴隶制社会。由此,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标志着奴隶制的确立,标志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