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零战更有优势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P40更是成了日本零式战斗机的活靶子,被对方花式吊打。

当时,美国军方的测试标明P40战斗机的性能相当一般。它是传统的美国能量型战斗机,具有很高的平飞速度,很高的俯冲和爬升速度,防御性比较好,火力也算不错,发动机马力很大。但飞机体积很大,比较沉重,超过3吨(零式战斗机重量只有2.5吨),导致机动性有所下降。

总体来说,P40战斗机由于比较笨重,水平盘旋能力比较差,转圈能力远远逊于日军零式海军战斗机和一式陆军战斗机。

1942年6月,美国在阿留申群岛缴获一架几乎完好的零式。在模拟零式战斗机和P40战斗机的空战中,双方进行低速盘旋,前者转弯速度几乎是后者一倍,而且转弯半径要小得多。两架飞机同时转弯一圈,零式就能咬住P40战斗机的尾巴。

P40战斗机如果在水平面和零式或者一式战斗机低速盘旋对战,完全是死路一条。

后来分析战例发现,大部分被日机击落的P40战斗机,大部分都是在低速水平空战中失利的。

至于垂直能力上,由于比较轻,零式战斗机爬升能力远远强于P40战斗机。零式战斗机爬升率约是每分钟900多米,P40战斗机由于比零式战斗机几乎重1吨,爬升率仅有每分钟700米。

空战中,P40战斗机想依靠爬升躲避零式战斗机的追杀,或者试图抢占高位,都是必死无疑的。

二战时期,空战的主要战术实际分为两类:

第一类就是德国空军的B-V战术,从高空俯冲,一击就走,让对方处于挨打为主,这样就强调爬升性能,能否快速爬高,抢占有利高度至关重要。

典型代表就是德国空军的Fw190,以及美国的P47。

第二类就是走水平盘旋的路子,典型代表就是零战。

P40在这两个方面都不行,爬升速度不快,水平盘旋一般。所以不被重用。

但在中国战场,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空军以防卫为主,借助预警可以获得比较充足的时间,抢占高度。采用B-V作战模式

另一方面,P40比较坚固,挨上几下也没关系,而日本飞机的防护太弱,不经打。这么算下来,还可以。

所以P40在中国战场大放异彩,而在其他战场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