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经济学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杰文斯在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反对德国历史学派,主张抽象演绎法。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数量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