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人们对于汉朝的印象可能大部分是停留在有着汉武大帝辉煌事迹的西汉。

但是东汉也是一个拥有着灿烂文明的时期。东汉时期,出现了门阀士族。什么是门阀士族呢

在古代,门阀士族是指有着累世官宦的家族,这种家族中基本上大部分人是在朝中任职的。于是,我们可以称门阀士族是一种特殊的政治阶级,它最初是兴起于东汉。

接下来,我们就在下文中分析,东汉时期,门阀士族是如何产生,又是什么原因会产生门阀士族呢,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来剖析。

一、政治原因

1、“任子”的选官方式

两汉时期,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选官方式叫做“任子”。顾名思义,“任子”就是将自己的子弟认命为官员,类似于对官这个职业的世袭制。

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拥有“任子”的权利,只有一部分官职高的官员才拥有“任子”的权利。

这种权利,保护了贵族和官僚阶级的利息,汉朝的一部分官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扩大自己及自己家人的官位,最后实现累世官宦,全家为官的门阀士族。

2、察举制的实行

汉朝的选官制度除了上面所说的“任子”制度,还有一个制度就是察举制,察举制就是让一部分官员和诸侯王通过选举一些有“德行”“名望”的人来授予“贤良”“方正”称号,再通过一定的考察,就会被授予官职。

从制度上看,这似乎无可挑剔,的确公正,但是实际上,这其中有些太多的猫腻。随着地主阶级经济的不断发展,封建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独尊儒术的思想的传播,察举制也开始出现变化。

实行察举制的官员开始受到思想流派的影响,使得察举制不再那么单纯,对于人才的选举也有了门槛,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现象。

3、征辟制度的实行

征辟制度同以上制度一致,都是为了为朝廷选出得力的官员。征辟制侧重的是由皇帝直接任命才能高的人官职。

这种制度是可以防止选官制度被士族把控,但是使用的次数太少。再加上,就算是一个人被皇帝征辟,很多情况下都是被授予一个空的封号,很多程度上都不能被直接重用。

二、经济制度

1、门阀士族拥有很多的田庄

一个政治阶级的发现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门阀士族也是亦然。门阀士族有着丰富的田庄和大量耕地以及极多的人口。

他们可以通过将这些转化为劳动人和生产条件来获取大量的财富,这也是他们能够迅速成长起来的重要原因。

2、汉初的修养生息的政策

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由于常年的战乱,使得国家百废待兴,人口稀少,经济倒退,农业发展滞后。于是,汉高祖就采取黄老之学,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这样的条件不仅促进了普通平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同时安稳平和的生活环境对于士族门阀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扩展势力,促进士族门阀的发展。

三、思想文化

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之后,儒学迅速发展成为汉朝的主流思想。

此时,门阀士族就会培养他们的子弟学习儒学经典,以备入仕。当时的皇家子弟包括太子也是拜文人大儒为师,来学习儒家哲学。

到了东汉,儒学的地位越来越稳定。儒学越来越成为做官的必备学识修养。门阀士族要求自己的子弟们通通学习儒学,以便于在后面能够正常入仕,保持累世官宦的局面。这些情况都促使着门阀士族的形成和发展。

两汉时期,门阀士族的形成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在这些原因中,政治原因中的选官制度是最为重要的,门阀士族正是由于想要传承下去,就只有把控住官员的选拔,才是根源问题所在。

另外,门阀士族的产生对于今后中国古代政治阶级的发展,以及政治格局的转变都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有利的一面是有助于国家选拔适合的人才,不利的一面是国家选拔人才以用于官员的途径被门阀世家把控,一些没有才能的人居于高位,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这种门阀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巅峰,并在后续的朝代中继续发展着,不断融入整个国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