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是对人的道德修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把人的道德修养提高到这一境界,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才能真正植根于人们心田,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指导人们的的道德实践,从而使整个社会成为有序、理性、道德的社会。

作为德育中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分析“慎独”其产生、变及内涵,批判性地用“慎独”来重新赋予现代德育以崭新的认识,并旁及到主体性道德教育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慎独”来充实现代德育,发掘其现代性,又不失其传统性,对于现代德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儒家的“慎独”传统修养观强调理性的自觉,重视修养过程中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统一,对于发挥修身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比较中研究“慎独”与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可溶性,寻求“慎独”在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的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和功能,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另辟一条革除无视主体性的传统德育弊端的蹊径,提倡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主要针对以往道德教育的弊端和目前的特殊时代的背景,力图在全社会标举符合时代的理想人格,使学校道德教育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要维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修养中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精神,加强自我修养,大力提倡“慎独”精神,顺应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帮助当代学生确定自己的和谐、崇高的人生价值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