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言被称为“雅言”(见《论语——述而》),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见扬雄的《方言》),明代改称为“官话”。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称为普通话。

殷商时代在中原黄河流域的华夏族聚居区,就有了汉民族共同语的萌芽。历经周、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的长时间的发展融合和传播,汉民族共同语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商朝迁殷(今河南小屯附近)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需要,就有了早期共同语的萌芽。夏商周和春秋时,民族共同语称“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孔子讲学用的就是雅言,而不是鲁国方言,我们可以说孔子是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