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码事,自然语言不严谨引起的歧义。

“是”和“等于”不完全等同,“是”可以是等于,比如我说1+1是2,这里就是等于的意思。

“是”也可以表示属于某个类别,比如苹果是水果,表示苹果属于水果这个大的食物种类。

要区分两者最简单的就是看这句话倒过来说还成立不。

比如第一个例子倒过来,2是1+1,没毛病,是相等的意思。

第二个,水果是苹果,这就有问题了,梨子不服

初中老师讲的“等量代换” 是“相等”的一条性质。

简单讲,相等满足以下四条公理:

1自反性,对象和自身相等。比如1=1

2对称性,a=b则b=a。比如1+1=2则2=1+1

3传递性,就是你说的等量代换了,a=b,b=c则a=c

满足以上三条就叫“等价关系”,要叫做“相等”还要满足一条代入公理

4若x=y则依赖x的任何性质,函数或运算f都有f(x)=f(y)

这个可能看文字比较绕,其实很简单

举例a=b则a+1=b+1,这里的f是函数“加一”

另一个例子x²-1=(x+1)(x-1)则左边多项式的根±1等于右边多项式的根±1,这里的f是从多项式映射到其根的一个操作

总的来说就是在所讨论范围的意义下,相等的东西无法用任何手段区分,它们所有性质都相同

然后,你自己举的例子

“我是女的,你妈也是女的,所以,我是你妈”

这个“是”明显是后一个意思,表示属于某个类别(集合,如果你还记得)

用A表示女人这个整体,你这句话就是

“我是A类人,你妈也是A类人,所以我是你妈”

用集合论说就是x∈A,y∈A,则x=y

相当于说一个口袋里的两个苹果是同一个,当然是荒谬的,且和前面等量代换没有任何矛盾,纯属自然语言的根据语境的不同含义造成的理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