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初夏,17岁的刘英去邻村开会,路上遇到一个日军小队长正欲对一位年轻的小媳妇行不轨之事

阅微文史堂
阅微文史堂 2022-09-15 15:49:53

1941年初夏,17岁的刘英去邻村开会,路上遇到一个日军小队长正欲对一位年轻的小媳妇行不轨之事。刘英举起手里的梭镖,深吸一口气,大喝一声“看镖”,对准日军的后门就刺了下去。

这个刺向日军的孩子本名叫刘国昌,1924年出生在河北饶阳县的大城北村。本来,父亲期望他能像舅舅一样,通过读书出人头地。

然而,教国语的宋老师的一堂课,改变了他的人生目标。当听宋老师讲到南京大屠杀时,日军是如何伤害中国人的事,他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拳头攥得紧紧的。

自那以后,一颗民族大义的种子,便在刘国昌幼小的心灵里,悄悄萌芽了。

后来宋老师在当地发展青抗先(青年抗 日先锋队),青抗先的基本任务就是配合部队作战。刘英也跃跃欲试,可因年纪太小,不能加入。

他整日盼着自己快点长大,长大了就能像大人那样打鬼子了。

宋老师见村里的孩子都一个个地摩拳擦掌,便把他们都集中起来,组织成儿童团,刘英是儿童团的团长。

1940年初秋的一个深夜,日军开着卡车从县城里来到大城北村“扫荡”。那时,地雷战已经在冀中平原开始应用了,日军也因此吃过不少闷亏。

所以这次,日军只把车开到村口,把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集中在一起,问他们村里有没有埋地雷,都埋在哪儿?

百姓们当然知道地雷埋在哪了,有的还是他们帮忙埋的呢,可他们怎么会告诉日军。

见这些百姓半天也问不出啥,为首的日军气急败坏地抽出腰刀,打算“杀一儆百”,这时,刘英站了出来,大声说:“俺来告诉你!”

那个日军一听,赶紧把刀收回,走到刘国昌跟前,拍着他的肩膀问:“小孩,地雷,埋在哪里?”

刘英不答反问:“你有没有糖?”

日军一听跟他要糖,顿时大喜:到底是个孩子,给颗糖,就什么都说了。于是赶忙回答:“糖大大地有!”说着从兜里掏出几颗糖,递给刘英。

刘英接过糖,故作高兴地将糖揣进兜里,说:“这里没地雷,俺可不认识地雷!”

日军一听,半信半疑,笑着说:“哈哈哈哈!好啊!没地雷好!小孩,你的,走在前面,带路!”

刘英大摇大摆地在前面走着,一会儿踢踢路边的石子,一会儿折根路边的野草。

日军见刘英走出好远都安然无恙,便下令跟在后面,可谁知,十几个日军和伪军,刚踏上车道,连串的爆炸声夹杂着敌人的鬼哭狼嚎,顿时响彻整个村庄。

为什么同样的路,刘英走没事儿,却把日伪军炸得飞起呢?

原来,青抗先们是按“之”字形布的雷,作为儿童团长的刘英早就看到并烂熟于心,所以他走的是直线,恰好踩在两雷之间的空档,当然没事。他故意和日军要糖吃,也是为了迷惑敌人。

不久后,他就加入了青抗先。

有一次,他去邻村开会,为了安全起见,手里还拎着一个用竹竿做的梭镖。路上,恰巧遇见一个日军小队长在追一个小媳妇。那个小媳妇慌乱中跑进了一个死胡同。

日军小队长坏笑着脱掉裤子,向那小媳妇扑去。刘英见状,忙拔下竹鞘,露出铮亮的梭镖,深吸一口气,大喝一声“看镖”,对准日军的后门狠狠地刺了下去。“啊——”日军顿时发出猪叫,倒在地上,刘英顺势拔出梭镖,捡起被扔在一旁的“王八壳子”,一溜烟儿跑了。

刘英刺死了一个日军小队长,这可惹火了日军,日军悬赏500大洋捉拿他。为了让鬼子辨不清他是男是女,也为了表明自己抗 日的决心,所以,他改名为“刘英”。

日本投降后,刘英(刘国昌)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直至退休。

资料参考: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战老兵刘英:当儿童团长时带鬼子走向地雷阵》#打开眼界# #头条创作挑战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