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先生的遗物,跟了先生一辈子

有书共读
有书共读 2022-09-03 20:51:56

“我只是先生的遗物,跟了先生一辈子,没有享受过正常女人该有的生活,没有孩子,就只有一个名份,我和先生的书稿一样,毫无生命,只是先生的遗物。”朱安毫无生气地说。

朱安是鲁迅明媒正娶的妻子。祖上曾是清末地方知县,后开始经商,是一个封建礼教极为浓厚的家庭,因此,朱安从小就受到三从四德,父权夫权至上观念的束缚。她4岁裹上小脚,没读过书,但是做得一手好女红。家境殷实的朱家一直也没有着急为朱安考虑终身大事,致使在那个年代,朱安已经23岁了依然待字闺中。

同住绍兴的鲁家与朱家一直交往甚好。一天,鲁老太太到朱家串门,看到了性格温顺,又乖巧的朱安,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于是便在鲁迅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做主和朱家定下了这门在她看来十分满意的婚事。此时,正是鲁迅到南京求学的第二年,接受新式思想的鲁迅闻讯分非常的抵触。他也因此5年都没有回家。直到母亲以病危骗他回家,他才踏进了老家的大门。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悲凉的婚姻。

为了顺从母亲,鲁迅在帽子里装上了假辫子,为了迎合鲁迅放足的进步思想,朱安在大鞋里塞上了棉花,两个人就这样勉勉强强地完成了婚礼的过程。洞房花烛夜,鲁迅卸下所有的伪装,独自一个人坐着,整晚没有和朱安说一句话,更别提有什么亲密接触了。但是朱安却对鲁迅一片痴情,她想这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做得足够好,尽到一个妻子责任,总有一天丈夫会好好待她的。

可是,第二天鲁迅就急不可耐地搬去书房暂住,没过几天便收拾行装离开绍兴前往上海了。朱安纵有千般地不舍,却也无可奈何。除了默默等待,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在鲁迅的心里,自始至终没有给这个母亲为他选择的妻子,留有一丝位置,他从心底里看不上朱安。他甚至毫不掩饰地多次与朋友谈起朱安时,都会无奈地说:他是母亲的儿媳,却不是我的太太,是母亲送我的一个礼物。可见朱安一生悲剧命运,早在订婚的那一刻起便已注定。

鲁迅一直许广平十分的喜爱,她不但是自己的学生,更是红颜知己,因此,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许广平是一个思想进步的姑娘,谈吐得体,落落大方,与鲁迅十分谈得来。回到上海后不久,很快两个人便住在了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而远在绍兴的朱安则一边尽心竭力的照顾着婆婆和一家人的生活,一边痴痴地等待丈夫的能够接纳自己。

然而,她没有等来丈夫的心,却等来了周海婴出生的消息,朱安在短暂的绝望后,选择了将所有的苦涩默默地吞下,但是得知消息的鲁老太太却非常的开心。或许在她心里,儿媳是谁不重要,孙子是自己的就可以了。由此可见鲁老太太对朱安的现状实际上是默认了的,而朱安从小的家教使她没有反抗的念头,也不会有不满的情绪,她接受了这一切。

尽管丈夫眼里没有她,但是她的眼里全是丈夫。有一段时间鲁迅病重,在绍兴养病,朱安会不辞辛劳地忙前忙后,无微不至地照顾鲁迅的日常。听说丈夫想吃稻香村的点心,她便不顾自己三寸金莲的小脚,跑40多里的夜路为他买回来。原以为丈夫会因此而深受感动,但是当她将点心捧到丈夫面前时,得到地只有淡淡地一个字:好。

朱安在这段无爱无性的婚姻中,自始至终都在上演着她一个人的独角戏,没有配角,也没有观众。但是她的信念和礼教促使她只能一个人演到底。她与鲁迅就如同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集。

鲁迅去世后,朱安没有被邀请参加鲁迅的葬礼,她只能在老家孤独地祭奠自己的丈夫。后来鲁老太太也去世了,接下来朱安的生活更加凄苦了。没有收入来源,无儿无女,除了变卖家中的物品,她没有其它办法。况且为了不使自己孤零零一个人死去,她即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甚至是借钱,也要保留家里的几个用人。

1947年,朱安走完了她孤独的一生,在她69个春秋中有41年是独自度过的。她在弥留之际曾提出唯一的心愿,只求葬在鲁迅的身旁,但是遭到了许广平的坚决反对。就这样朱安结束了尘世中的孤独,又开始了另一个世界的孤独之路。

朱安的一生无疑是孤独的,悲惨的。但是导致她悲惨命运的,并不仅在于鲁迅对她的冷漠与无视,而更多地归结为朱安被旧时封建礼教裹挟下,不肯改变地安于现状。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丈夫的身上,但是她不知道,爱情从来都不靠等待,更不取决于男人的施舍或良心发现。

幸福从来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如果当初朱安及时止损,会不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呢?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