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建立后,中原地区沦丧于胡人之手,虽然皇室以及大多数世族都只想偏安江南,但却仍不乏以收复故地为己任的志士出现,有的是为了爱国,有的是为了稳固权势。不管目的如何,东晋百余年间,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的多次北伐,然而奇怪的是,在淝水之战取得大胜后,东晋并没有发动大规模北伐。

淝水之战中前秦内部不稳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再加上新兵众多、人心浮动,这才导致一人高喊“秦军败矣”,前秦数十万大军立时崩溃,遭遇惨败,氐族主力遭受重大打击。

战后前秦分崩离析,迅速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不复统一光景,毫无疑问,这是东晋北伐收复中原,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然而东晋却没能乘胜统一北方,东晋占领黄河流域还是几十年后刘裕的战功。

不过东晋并非毫无动作,战后稍作休整,东晋便立刻发动了全面反攻,历经一年多的战争,先后收复了益、梁、豫、司、徐、衮、青七个州,而且利用河北后燕和前秦的战争,兵锋已经推进到了河北的邺城。

如果东晋把这种全面进攻持续下去,利用北方的混乱局势先河北后河东然后关中,逐个击破,收复北方是很有可能的。

虽然前锋刘牢之遭遇了后燕慕容垂而失利,但刘牢之带的只是北府军的一小部分部队,对东晋的国力军力并没有大的损失。加之慕容垂当时立足未稳,如果东晋能够像淝水之战那样以主力军进入河北,有很大可能击败慕容垂。但是,不论是皇室还是士族,都不愿意让北府军北伐,这是东晋内部矛盾决定的。

东晋的皇权一向很低,从建国伊始,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其后的王敦之乱更是坐实了这一点,而在淝水之战前几年,桓温掌权,心里想的就是篡位夺权,只是被谢安等人拖着,一直拖到桓温病死。

桓温虽死,但谯国桓氏的势力仍然不小,桓温之弟桓冲继任为桓氏首领,继续占着荆州控制长江上游,与陈郡谢氏成为东晋国内最强的两大士族

此时的东晋,大体上就是桓冲和谢安两个人说了算。淝水之战前秦向荆州和建康方向都发起了进攻,这两个人才团结起来对抗前秦,战后前秦败退,士族矛盾再次搬上台面。

此外还有中央的士族矛盾,东晋孝武帝也是有追求的,他试图加强皇权,而陈郡谢氏和谯国桓氏的势力太大了,打压他们几乎是孝武帝必然的选择,所以司马氏和其盟友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与主政的桓氏、谢氏的矛盾越发尖锐,谢安为了调和,只好出镇。

谢安很清楚,在这种内部不稳的情况下让北府军北伐(北府军被谢氏掌控),不仅很容易失败,而且失利后损失的是谢氏的实力,将直接危及谢氏在门阀相争的利益。

不过谢安还是有北伐意愿的,太元十年(385年),谢安还希望来年春水发后(北伐后勤靠水路),东西并举大举北伐,然而不久后他就去世了。

谢安去世后,孝武帝和执政司马道子显然不愿意看到谢家和桓家的势力随着北伐继续扩大,因此否决了继续北伐。

随着桓冲、谢安、谢玄的去世,东晋似乎开始了经营魔咒,在以后的几年内,谢石、桓石民、桓石虔、桓伊相继离世,谢氏和桓氏精英为之一空,给孝武帝加强皇权提供了有利时机,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整个东晋的精英也没得差不多了,新人尚未崛起,东晋已经无法再发动大规模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