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论题,笔者七录书斋认为:儒家之所以在汉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我们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儒家是什么

儒家主义思想学说,就是由周礼等一系列制度演变出来的一套国与国、君与君、人与人之间的制度要求和思想品德准则。西周的“分封制”是儒家主义思想理论的伟大实践。在天下还有个周天子的时代,这一学说有着“核心价值观”的至高地位,也是所有贵族基础教育的必须课。这一思想的学者,忠实拥护者和践行者则是“儒生”。

然而“礼乐崩坏”之后,各国之间开始互相蚕食,生产力也大大提高,再守着周礼那一套思想确实有点儿落后了啊,儒家是“基础学科”,但是应用层面需要更先进的操作和管理制度,光讲一些思想品德的大道理已经无法继续适用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进入战国之后,各国君主迫切的需求是“集权”和不是“分封”,各国开始变法,“分封制”的制度开始逐渐地转向更加先进,基于法家主义思想的“郡县制”。

二 董仲舒的变革和进化

董仲舒正是儒家变革的代表,这时候儒家已经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做出了一系列地自我蜕变。董仲舒不是唯一的儒家改革家,儒家的变革最早在叔孙通的时候就已经为满足刘邦“重塑天子权威”的需求做出变通了 - 注意,这时候儒家已经变革成为维护“集权”制度,而不是还死守“分封”制度不放了。

至于汉朝的那个“儒家”,已经深度和法家融合,深度融合“郡县制”制度,成为适应大一统格局下的“刘彻新时代大汉特色儒家主义思想”,和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仅仅是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而已。

三 略谈儒学之兴

1,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有颜氏之儒,据说是颜回 所传曾参 作《孝经》、《大学》其孙 子思 作《中庸》、《子思子》孟子受学于子思门人,学通五经,著《孟子》吴起曾拜曾参为师,虽然后来所见不合韩非受学于荀子 等等。儒家学者虽然分裂,但儒家学派已经滋然大盛了。

2,先秦时齐鲁两地的儒生讲学授徒已蔚然成风,虽然有秦火之殃,但是到汉代经过朝廷提倡又迅速发展起来。浮丘伯授《诗经》、高堂生授《士礼》、伏生授《尚书》、胡母生授《公羊春秋》、田何授《易》,都是史籍有名者。汉初时黄老之学因为窦太后的提倡还能与儒学分庭抗礼,到武帝时,已经颓然大败了。武帝做太子时的太傅王臧,是儒家申培生的弟子,后来官拜九卿赵绾,为御史大夫太尉田蚡、丞相窦婴“俱好儒术”,武帝受这些人的熏陶,自然就埋下了心向儒术的影子。后来武帝诏举贤良对策,研习《公羊传》的董仲舒脱颖而出,其《天人三策》非常符合统治需要,因此颇受青眼。等到了公孙弘以《春秋》拜相,“天下学者靡然乡风矣”。

我们总的来看,似乎是武帝影响了儒学的兴盛,其实是因为儒学的兴盛影响了武帝,只不过武帝给了儒学应有的地位。儒学作为一门学问,自孔子始授,是孔子给了子路这样的底层人接触文化的机会经其弟子、再传弟子的传播,接受儒学文化的人越来越多,遍布全国。然后接受儒学教育的人反过来又影响朝堂,于是儒学大盛,从孔子私家教授的一人之儒到一门之儒,最后变成天下之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