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ps差分系统中,必须要考虑的两个问题是GPS差分协议和差分电文的算法是差分系统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在差分定位应用系统中,定位终端与差分站之间要传输大量的差分电文,由于定位终端往往是高速的机动目标,为了在定位终端与差分站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传统方法是采用无线通信(如短波或超短波),底层接口通常采用串口(RS232/422),双方按字节方式进行通信,为适应这种通信模式,同时实现高效、差错控制的基本要求,国际上制定了RTCM 10403.2标准。 常州莱特所提供的RTCM Version3.1主要是应用于网络RTK环境中,是一种更高效、简洁且容易适用于新环境的数据格式,已经通过了可靠性与实用性测试。出现新的内容只需要修改保留位信息而不会影响已经定义了的数据字段,因此有很强的实用性。 据介绍RTCM3.1包括应用层、表示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于编解码最重要的是表示层和传输层。每一层的作用都有所不同,表示层规定了差分的具体协议和电文格式,其数据架构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即数据字段和消息类型,包括消息、数据要素和数据定义。传输层定义了发送或接收RTCM3.1信息的框架结构。定义该层是为了使RTCM10403.1的数据能够被正确解码。 常州莱特作为北斗gps的导航原理教学系统的服务者,在gps原理及协议解析方面有着较多的研究。其中就有提供RTCM3.1协议解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