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商鞅很优秀,比他优秀的人更多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和吴起一样,商鞅也没有为卫国效力,而是来到了卫国旁边的魏国。

在战国时期,魏国一直是一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而就弱小的卫国来说,几乎成为了魏国的附庸。但是,和吴起不同的是,商鞅来到魏国后,根本没有获得君主的赏识和重用,这导致商鞅最终离开魏国,投奔了秦国。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集大臣商议此事,在这场朝会上,商鞅舌战群雄,推动了商鞅变法的实行。

众所周知,秦国在战国初期,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比较衰弱的诸侯国了。而这,也是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变法的重要原因。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力得到了增强,乃至于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之地,这为秦国接下来的扩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和吴起一样,商鞅也因为变法而丢掉了性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