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荀卿,赵人”。这句话表明荀子是邯郸人,过去没有争议。近些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让争名人的事情多了起来。荀子故里也说法不一。网络显示最多的是荀子为山西安泽人,其次是山西绛县人。而讲荀子是邯郸人的却十分稀少。

邯郸说佐证:

一、国都论证

《史记》记载了很多将相和名人的出生地。有两种记载方法,一种是直接说他是哪国人,这某国之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某国的首都,比如说“孟轲,驺人也。”“驺”是驺国的国都,孟子是山东邹县人。“范睢者,魏人也。”魏国的国都在大梁,范睢是开封人。“张仪者,魏人也。”张仪是开封人。等等。另一种是谈到这个国家的某某地某某乡人。举例“李斯者,楚上蔡人也。”“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史记》记载荀子说是“赵人”,“赵人”就是邯郸人。司马迁写《史记》时,原来意义上的赵国已不复存在,刘邦封自己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其封地就是邯郸。此时河南的中牟、山西的安泽仍然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特别是山西的安泽,本来属于韩国,后归赵国。司马迁又是严谨的史学家,称荀子为赵人就是说他是邯郸人。

二、稷下学宫

历史记载,“三为祭酒”即言荀子三次担当学宫领袖的重任,十五岁时就曾游历稷下学宫。就当时的交通和信息传播条件,如果他不在赵国的都城邯郸,恐怕连稷下学宫的信息也不知道,更何况他怎样跋山涉水走出太行山区去游历稷下学宫,他毕竟是个十五岁的少年。

三、世系论证

中牟说和安泽说都没有直接证据,都以该地有荀姓后人而立论,其实不足为据,因为邯郸也有荀姓后人,而且邯郸的荀姓晚于中牟而早于安泽。查阅典籍可以证明,荀姓是由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慧孙,慧孙生耳以王父字为氏……楚令尹孙叔敖及荀况并为孙姓,所以荀子也称孙卿。初步考证,荀子的先祖为荀欣,曾为赵为的中尉官。由此可见说荀子是邯郸人,是最准确的。

四、最后居地

从公元前492年荀寅率族人来到邯郸,到荀子出生的公元前311年左右,相距180年。司马迁把荀寅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而散失在邯郸的荀姓子孙,说成是“赵人”,应当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应当成为荀子是邯郸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