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有“生、旦、净、末、丑”的五大行当。演员面部化妆多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1、生

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除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称为生行。按其扮演的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和娃娃生几类。生除了红生某些勾脸的武生之外,其他都是素脸,也就是内行说的“俊扮”。

2、旦

京剧旦角是京剧中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女性的一类角色的总称。旦角又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 武旦、老旦等专行。

3、净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4、丑

丑 行 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5、末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

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角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