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侵袭,冬季温和,少见冰雪,最冷月平均温度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高出2∼4℃,春季亦早来一个月,利于冬小麦、油菜、蚕豆等越冬作物和亚热带多年生植物生长。

夏季长约5个月,年降水量约1,000公厘,对水稻生长有利。南部长江河谷地带温度条件更好,无霜期320∼365天,有利于甜橙、甘蔗、双季稻的栽培。泸州、合江一带更产龙眼、荔枝等南亚热带水果。盆地历来以农产丰饶著称,被誉为「天府之国」。盆地内还蕴藏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盐、磷灰石、硫磺等矿产,已发展为中国西南部重要工业基地。旧时对外交通不便,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今已修建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整治长江航道,开辟成都、重庆飞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空线,交通形势有了根本的改变。成都、重庆是重要经济和交通中心。四川盆地在四川省东部,西面是青藏高原,南面有云贵高原,东面是巫山,北面有大巴山,面积1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典型的盆地。盆地内部丘陵,低山很多,海拔多在500米左右,其北纳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支流,南纳乌江。四川盆地在形成的过程中,周围山地,高原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含铁,磷,钾的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称“紫色盆地”。四川盆地的土壤多为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这里气候暖和,利于亚热带作物生长,是我国古代重要农耕地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