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的基本生活来看,除了物质生活得到有效提高之外,还有对基本的生活有保障。目前国家执行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涉及到医疗、养老、工伤等问题,这些都是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次的改革都影响很大。国家每次做出社保调整或者改革都是需要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式,更贴合人民的利益。但是从过去到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保制度并不很完善,其中还未实现全民参保,还未实现完全满足人民的社会需求。在这2021年刚刚开始的一年,国家一号文件出台,还有各项新政陆续实施,农村的社保也将进行大改革。这次的农村社保大改革主要涉及到2个方面。

1、 继续推进全面参保计划

针对目前我国而言,原本就是人口大国,要实现全民参保并非易事。截止目前一线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基本实现了全民参保,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享受到国家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根据我国人民专门制定的一项社会性保障,可以有效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在不断完善地社会保障制度下,推进全民参保成了国家实行社保政策的主要工作。推进全民参保才能真正称之为完善地社会性保障。

2、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统一

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同样是接下去国家改革农村社保的一项主要工作。首先要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的差距,要大力提高农民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实现便捷报销方式,提高疾病报销比例,可报销病种更加丰富,增加大病兜底保障,切实能够保障农民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目标是实现将城乡居民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对接,实现医疗保险的统一。其次就是针对农村养老问题改革,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养老金。在养老制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寻城镇居民养老与城乡居民养老的接轨,让养老金也变成退休金,真正实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养老保险要改革,在推进养老保险统一的工作中只要涉及到3大调整。第一是基础养老金的调整,在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农民的基础养老金,真正让基础养老金起到养老的作用,而不是养个“意思”而已。随着养老金制度改革,养老金将逐步提升,农民以后每个月领到的钱将越来越多。

第二是养老基础服务设施将开始建设,比如农村的养老服务站、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基础养老设施,这些设施开建之后未来农民将享受更高级别的养老服务。第三点是丰富当地的养老费用,比如农民可选的档次越来越多,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更加满意的养老档次。目前有些地区养老金已经升级,多设了3000元、5000元档次的养老金,有条件的自然可以选择更高档的缴费。多样化的养老金档次,可以不断满足农民的需求,也是健全养老制度的一种表现。

养老制度调整、医疗保险制度调整,农民将受到哪些影响呢

从养老保障制度来看,农民的养老需求将得到更多的满足,农民选择缴纳养老费用的方式也更多了。在医疗保险上,农民将享受更便捷的报销方式,比如异地看病随报随销,以后连门诊也可报销,针对大病保险,农民更有大病兜底保险,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总结起来从国家的政策来看,医疗保险的完善,养老制度的完善,都是作为农民生活的后盾保障,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