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十大文化现象!

女性权利

案例1:央视采访护士,剪掉其“生理期”表述

1、生理期是如何被污名化的

2、长期以来,生理期为何未能进入公共话语体系

3、一种社交语言:全球通用emoji表情包将增加月经

4、还有多少被权力、偏见、集体无意识遮蔽的公共议题

制造感动

案例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感动”

1、武汉晚报:流产10天,武汉90后女护士重回一线

2、同学,你认真学习的样子真好看

3、媒介表征:为什么悲剧,最后会成为一场“情感大戏”

4、如何呈现真实的人/人性

声音政治

案例3:基层疫情治理,村里传来高音喇叭

1、高音喇叭的“出场”与“再出场”

2、声音政治的穿透力:流动的广播

3、贾樟柯电影中的声音政治:小武

有些个人,就死皮不要脸,把你隔离,你嘘气啥了你嘘气,你可高贵了不是,你长里可得好看,可得苗条……河南硬核广播就这样突然火了。在基层疫情治理中,高音喇叭发挥了强大功能。

视觉政治

案例4:疫情防控添“神器”无人机“硬核”喊话

1、远距离电子监控:从监控探头到无人机

2、高空中的眼睛:知觉的后勤学

3、无人机:捕捉目标方面的“降维打击”

4、视点的征服:全景全能监视主义

5、维利里奥《机器视觉》《战争与电影》(推荐书)

战争框架

案例5:舆论场中无处不在的战争框架

1、“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冲锋”“精锐之师”

2、重构了一种认知框架:凸显与遮蔽共存

3、战争隐喻的结果:“悲剧”最终都以“胜利”结束

4、战争隐喻的泛化:有助于社会动员,无助于社会反思

5、乔治·莱考夫 《我们赖以存在的隐喻》

民族主义

案例6:虚拟偶像:江山娇与红旗漫

1、疫情期间,一场猝不及防的乌龙

2、破“壁”之战:二次元世界的国家话语

3、从“祖国母亲”到“阿中哥”

4、网友:你努力打破次元壁的样子,真的不好看

新闻聚像

案例7:公共议题表征中的“决定性符号”

1、李文亮:一个被符号化的医生

2、吹哨人:一种知识话语的生产

3、钟南山:“李文亮,他是中国的医生”

4、新闻聚像:舆论场中的符号意向——决定性符号

信息疫情

案例8: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人们防范“信息疫情”

1、《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信息疫情(infodemic)

2、信息疫情:抗疫战线上的“第二敌人”和“次生灾害”

3、危机情景中的媒介依存(media dependence)

4、双轮驱动:谣言要治理,信息需公开

空间政治

案例9:封城之后,“云生活”的兴起

1、空间治理:从SARS到COVID-19

2、SARS:动物性的全面扩张(汪明安《SARS》危机中的身体政治)

3、COVID-19:被开启的“云上生活”(“危”中有“机”)

4、空间的生产:抖音世界里的“另类生活”

微观叙事

案例10:那些被主流叙事遗忘的群体

1、宅在家里,就是为祖国做贡献

2、那些超越主流叙事的微观记忆(芳芳日记)

3、南风窗:我在武汉街头入睡,请别对着我的被子浇水

4、文化研究永恒的社会正义、文化多元、底层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