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苔原带是一种分布在南极,北极和海拔较高处生态系统,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由于低温和较短的生长季而没有树木,tundra一词就来自于卡列里语,是表示没有树木的意思(Monin 1959)。在现有的生物区系里苔原重要分布在南北极和大陆山地的高海拔地区,在基地通常位于极地冰盖和高纬度冷湿针叶林之间。

来自海洋,陆地沉积物,氧同位素,生化资料都表明在2.6MaBP前后全球发生了明显的降温事件。并且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全球的热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改变了苔原带的分布格局。

2苔原带在第四纪的主要分布变化

在古近纪,全球都比较炎热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背景下,到了后期发生了强烈的降温,在南极出现了冰川。北半球北部是泛北植物区,分布在植物北方温带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常见的有山毛榉属,枫杨树,桦属,椴属和栎属,裸子植物有云杉属,冷杉属和水杉属。南部为古热带植物群,主要由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林组成森林植被,主要的植物棕榈科,樟科,桃金娘科,罗汉松和硬叶栎,进入新近纪,受青藏高原隆起,全球气候变冷和北极冰流的影响,北半球北部的泛北极植物群温暖带植物向南移动,排挤南部亚热带和热带植物群,温湿植物向南扩大,在欧亚大陆出现广大的大草原景观。

在新近纪的晚期,第四纪植物格局已经形成,但由于在第四纪地形起伏加大,气候冷暖干事波动频繁,季风作用强烈,使得第四纪植物群在纬向和垂直向上的迁移变得十分频繁和复杂而出现更多的局地植物群落。

第四纪的植物群可以分为冰期植物群和间冰期植物群。冰期植物群主要出现在高纬度的冰盖前缘和高山冰川前缘,也就是以苔原为特征,一个非常著名的冰期植物群被称为仙女木植物群,在末次冰期广泛地分布在中欧地区,主要植物有八瓣仙女木,北极柳,矮桦,对叶虎耳草以及灰藓等。而在远离冰期的冰流的南欧地区则出现以云杉,冷杉,落叶松以及落叶落叶林组成的泰加林。间冰期在冰期的苔原会被乔木占据,草本植物减少,形成森林植被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