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中国古代王朝的发展和更替时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凡是强盛和开明的王朝,基本上都是重视“以民为本”的,文帝景帝时的“文景之治”,隋文帝时的“开皇之治”,李世民时的“贞观之治”,李隆基前期的“开元之治”等,都是重视惠民政策,关注民生状况的。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比较明确的民本观念。《尚书》所坚持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在总结国家兴亡的经验时分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于是,孟子得出儒家治国的基本理念,他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离娄上》)这是先秦诸子最为明确的关于治国的基本要领。

这一“民贵君轻”的理念影响了中国古代长时期的治国方略,成了历代明智君王管理国家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而这一原则到了唐代,便演化为魏征、李世民关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民关系理论,是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

其实,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很早就知道国家治理必须以富民为本,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在论述国家治理方略时就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在那么早的时期就明确提出治国必先富民的治理理念,这是很难得的。

儒家的创立者孔子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他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的继承者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荀子把统治者的节用并使民富裕看成是强国之道。汉代诸侯王刘安在其所主编的《淮南子》中也说得很明确:“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显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成了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的治理之道,一般来说,开明君王都能依照“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在中国古代,欲富国强国,必先富民,这成了贤明君王的治国首要策略。

中国历史上那些励精图治、去奢倡俭的帝王都是很重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原则。汉朝刚建立时,汉高祖刘邦注重减轻田租、豁免徭役、释放奴婢,让士兵复员,施行与民休息的管理策略。

之后,从汉文帝到汉景帝,都倡导清明俭朴的作风,不断减轻赋税和徭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民众生活。

汉武帝统治的前期,大兴水利、移民屯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百姓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西汉初年实行“十五税一”的低税率,而到了汉代强盛时,更是降为“三十税一”,惠民政策非常显著。

第二,中国古代治理之道重视儒、道、法的结合。

中国古代的治理理念受先秦诸子各学派的影响,先秦的各家学说对于古代管理者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春秋末战国初,中国学术界进入了“百家争鸣”的重要时期,当时,出现了各种学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兵家和阴阳家等,这些学派的学术思想都探讨过治理之道,其思想观点对当时及以后的政治家们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

有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管理国家的理念是“儒道结合”,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管理国家的理念是“儒法互补”,其实,应该承认,先秦各家学说对治理理念都有影响,儒、道、法、墨、兵和纵横家等,都在古代治理理论的发展中留下了思想烙印,但是,影响最大的当是儒家、道家和法家,“儒道法结合”成了中国古代治理之道的一个明显特点。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和法家是最具有鲜明的学术思想特色的,如孔子、孟子、荀子等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等的道家思想(后来的《淮南鸿烈》也继承了道家思想),管仲、商鞅、慎到和韩非等的法家思想,都很注重对于治理之道的探索,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治理思想。比如,儒家强调推行“仁政”,采用“德治”方法道家强调“人君南面之术”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法家强调“法”“术”“势”结合的治理观念。

儒家把政治管理与伦理规范结合在一起,执着于推行“仁政”,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国”。

孔子提出了“内仁外礼”的理论观点,把修养与治理统一起来,主张在人的内心修养“仁爱”,让人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孔子把治理之道的根本在于“克己复礼为仁”。在儒家学者看来,若人人都能修仁尊礼,“德治”就能得到彻底实行,国家就能得到很好治理,“仁政”也就能够顺利实现。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把儒家的治理理论继续发展。首先,他把修养方式发展为在内心注重养“浩然之气”,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主张通过教育和感化,使人知悟善心,以守持仁义之道。梁启超曾指出:“儒家言道言政,皆植本于仁。”确实,孟子的治国理论便是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让人悟到仁义,内养“浩然之气”,外遵礼仪之道,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长幼尊卑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使统治者能巩固其统治秩序。其次,孟子的修养之道被后世儒家发展为“内圣外王”学说,这一学说主张通过加强内心的道德修养,提高仁义德性,并通过修身养性,推行至治国理政的行为中,即由修身齐家延伸至治国平天下。

荀子与孟子不同,从另一个方面来阐述儒家的“仁政”学说。首先,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要通过教育、规范来使人去“恶”悟“善”,从而知仁义其次,荀子在《大略》和《君道》等篇章中,专门阐述了“帝王之术”,提出了“隆礼重法”的观点,荀子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荀子·大略》)他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统一起来,强调君王要崇尚礼义尊重圣贤,并把法治与爱民结合起来,使民遵守礼制。再次,在“内圣外王”之道中,荀子更重视对于“外王”的阐述,重视对于“外王”理论在经世致用方面的体现。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这说的就是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也是所谓的“黄老之术”。

这“黄老之术”在汉初的政治实践中取得成功的应用,汉初的几位帝王以“黄老之术”作为治国的谋略,出现了“文景之治”,后代的政治家对于“黄老之术”还是比较重视的。

其实,“黄老之术”在治理上是吸取了先秦道家的理论实质的。

首先,道家理论的第一个原则是“顺其自然”,而转化至治理方法上就变为“无为而治”。也就是说,君王治国要管得越少越好,若管得越细,将会越糟糕,会制约民众的创造力其次,道家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以柔克刚”。

也就是说,在治理谋略上,不主张以硬碰硬,不能逆势而行,不能背道而驰,而是要善于借势发挥,顺势而行,而顺势最有效的方式就以柔克刚,以雌应雄,以退为进,以柔弱胜刚强等。其实,这是道家学说被应用到政治谋略方面的非常厉害的政治权术。老子的帝王之术,就是非常重视讲究谋略,其基本原则就是以柔弱胜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