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是飞机上的黑匣子,可以收集鸟类迁徙的踪迹、年龄和种群的数量等一手资料。而这些就是科研的钥匙。以天鹅为例,通过对环志的回收,科研人员可以知道天鹅对越冬地点的选择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游荡的个体,而同一地点的天鹅都是从哪儿迁徙而来也可以知道天鹅选择巢址的特征和育雏期环境的特征,有哪些影响因子……进而预测天鹅的种群密度,对当地政府提出建议,在何时对天鹅进行补充饲养,并注意防止天鹅密度过高造成禽流感的肆虐,从而对天鹅进行更好地保护。

是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人类影响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即使是野生环境也在大气圈、水圈等各个圈层的作用下或多或少地受到人类的影响,即使是深海中都能出现人类的塑料制品。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保护野生动物必须要人类的参与,不闻不问的话,它们未必灭绝,却也不会欣欣向荣。因为它们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而是在人类可能抵达的远方或者已经占领的领地中。比如某地暂时无人开发,但百年后也许就变成了人类的住宅区,或者有一座水库拔地而起。那么这些地方的生灵何去何从,只能取决于人类的安排。在科技文明的攻伐下,它们赖以生存的抗体和本事不堪一击。

因此,国家出台的《鸟类环志管理办法(试行)》中也明确支持自然保护区、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等单位结合科研项目及教学实践开展鸟类环志活动。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更好的保护野生动物。

当然,这种研究不能干涉到鸟类的正常生活,否则收集到的数据不符合真实的自然规律,价值大打折扣。因此,郑州天鹅事件中志愿者肯定有错,它对天鹅的自然状态已经造成了干涉,一直不肯进食,这已然违背了科研的要求。

在科研中,对于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伦理是有专门的保障的,就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动物的应激、痛苦和伤害,比如厦门大学,2013年起就向各院系所和附属医院的课题组提供免费的科研项目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服务,这既是人道主义和人文思想的体现,也是对大自然的一份尊重和义务。虽然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但也不能为所欲为。

2018年,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撤稿了一篇高引用的论文,因为在该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让小鼠体内的肿瘤肆意生长,直径远远超过了麻省总医院规定的1.5cm的红线,这无疑让小鼠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也违背了动物福利保障政策。因此,虽然它的成果具有极高的价值,虽然原作者们已经发布道歉声明,但论文还是被撤稿。因为潘多拉的盒子不能被打开,在动物伦理上,不能出现纵容,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而另一方面,干涉动物的生活,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动物的死亡。在旅游时,我们经常被提醒,不要去抚摸野生动物的幼崽。因为很多动物都是依据气味来辨别幼崽是不是自己的,如果被人抚摸,沾染了人的气味,很可能就会被父母抛弃,甚至攻击,那么这些幼崽的结局便只有死亡。

而在农村,大人们都知道,成年了的麻雀被人逮到后,即使好米好水地伺候着,也是养不活的。因为它的心中满是恐惧,不断地装窗子、撞笼子,只为有一天能够逃出生天。可往往在这之前,它们的脑袋就已经被撞伤,甚至已经死亡。对它而言,自由有时胜过生命。

就像此次郑州天鹅事件,也许别的天鹅都能泰然无事,只有这只天鹅有性格,用绝食来抗议,不肯受到束缚,那人类就应该将自由还给它,这才是有人文关怀的科研。

事实上,给鸟类戴环志已经不是一件稀罕事了,很多人都曾拍过带着脖圈的天鹅或是大雁,昆明在回收环志、捕捉红嘴鸥的时候还会发布公告,让市民不要惊慌。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深居专业壁垒内的的鸟类环志也会被揭开神秘的面纱,为越来越多人所认识和关注,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鸟类的观察与保护的大过程中。

我想,让戴环志的过程更专业、科学、人性化,让鸟类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市民、志愿者和所有科研人员共同的愿景。我们的城市,已经太久没有听见鸟鸣,见不到纷飞的百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