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业处于农业的萌芽初生时期,其特点:

      1. 生产工具简陋 从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来看,以石器为主,也广泛使用骨器、角器、蚌器和木器。原始农业只有整地、播种(或移栽)、收割、加工四个环节。没有中耕除草施肥,农具比较简单。

      2. 产量水平低 原始农业对土地利用和耕作方法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刀耕火种阶段,用(石)刀(石)斧伐木,纵火焚烧,木棒锥地打穴,点播种子,从种到收,谈不上农业生产技术。产量水平在同一块土地上是先高后低。因为不施肥,开垦第一年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几年后放弃。另择新地刀耕火种,周而复始。第二个阶段是“锄耕阶段”,这时原始人已开始由对林木的砍伐,转到对土地的翻掘加工,连年使用,以休闲代替撩荒。所以人们可以相对长时间定居下来,形成村落。这是原始农业的主要形态。原始农业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很大。如播种季节遇雨年无法烧荒点播,或收获季节遇鸟兽袭击可能无收,没有保障。这种脆弱性只有依靠采集、渔猎作为生活的补充,加以弥补。所以原始农业的发展,不可理解为采猎关系一刀两断。而是不断改变比重的过程,以量变为主的过程。

      3.原始农业的社会性质 是原始的氏族共产主义社会。农业的发明者和最初的生产者是妇女。男子参加得比较迟。但当男子介入并逐步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劳动者时,社会性质也相应地起了变化。即由母系氏族社会逐步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

      4.原始农业基本上是一个封闭式的农业 就是在自然界的能量循环,没有外源能量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