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三纪末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湖南普遍存在,迹象明显。主要体现为第四纪沉积建造的发育,断裂、隆起、拗陷等构造形态和山地、平原多级剥夷面和河流阶地地貌的发育,以及高程变化,现代文物、古迹殁入地下,大量温泉沿断裂带出露等。湖南新构造运动基本分为间歇性不均衡升降运动和断裂运动两大类。

①升降运动

从目前地貌形态反映出省区东、西、南三面为山地环绕,它们是

喜马拉雅晚期运动强烈上升的结果。这些山地地区中发育了多级夷平面,沿河发育多级阶地,显示地壳间歇性上升北部洞庭湖地区强烈下降,形成了广阔的第四纪巨厚的堆积平原区。第四纪以来,本区的升降幅度,按周缘阶地标高与第四系沉积厚度估算,可达430m以上。因此,自第四纪以来,湖南地壳升降是较强烈的,总的格局是西升东降、南升北降。同时,大面积的缓慢抬升和沉降尤为显著,是湖南新构造运动的主要形式,并且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间歇性。升降运动形式可分为拱形隆起、掀斜运动及拗陷与断陷,显现于省区各地。

②断裂运动

新构造断裂活动分两种,即第四纪成生的新断裂和挽近期仍继续活动的老断裂。这两种断裂在全省各地皆普遍可见。这些活动性断裂大部分属新华夏系构造成分,部分为华夏系构造部分,少量为东西向构造成分。喜马拉雅晚期以来,它们都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