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新闻报道中的规范表述看似简单,其实较复杂,如在新闻中应该用“星期几”而不用“礼拜几”,优先用“几时”而少用“几点”,原因就是它们来源不同,产生背景各异。

年与岁 不相同

2013年12月22日北京一家晚报刊登的《“登月”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中有一段话: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的岁(一年),实取365.2428日,比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仅差0.0002,这在当时来说是很精密的。

其实,括号中的“一年”与前面的“岁”不能通用,其中的两个主要原因为:岁是阳历,年是阴阳合历岁的间隔周期为365天或366天,非常固定,而年的周期则是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的间隔,天数约为354天或383天(农历有闰月时),所以这个括号不应该加,直接说岁就可。在我国的农历中,年中置闰是为了和岁的周期相接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习惯的演变,“年”和“岁”的使用越来越趋同,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过一年,添一岁。趋同并不等于通用,在介绍天文学知识的文章中,应该严格区分。

寻常月 有阴阳

今年1月1日的某大报第5版刊登了“2014年日历”,日历中把10月24日标为“九月”,正确标注应为“闰九月”。

年有阳历年和阴历年,月也有阳历月和阴历月。阳历年与月的天数非常固定,阴历年与月和月亮的圆缺密切相关,为与阳历相一致,农历每3年置1闰月,19年置7闰月,闰月月份不固定,有闰月的这一年也叫闰年。

农历闰月的确定与24节气有关,24节气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均匀间隔而成,农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要闰月,但闰月并不是重复上个月的天数,如今年的九月是大月(30天),闰九月就是小月(29天),今年1月12日《三晋都市报》所刊日历就把其错标为“闰9月大”。

节气并非15天

2013年9月28日某中央报纸“文化遗产”版头条文章《传统节日的国家传播及其仪式体系》一文中有句这样的话:“宇宙自然是我国绝大多数传统节日的最初来源,像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都是自然节气之一……”把春节说成与自然节气有关,勉强可以,因为春节的来历与立春有关,而把端午节归为自然节气显然有误。

24节气属于阳历,在阳历中非常固定,上半年为6日或21日,下半年为8日或23日。它的来源是把地球绕日公转一周的360度均分为24份,每一份所经过的角度为15度,只要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走过15度,就变更为下一个节气。由于近日点(阳历12月前后)时地球公转较快,远日点(阳历6月前后)时公转较慢,所以节气的天数间隔并非固定的15天,有时14天,有时16?天。

有“星期” 无“礼拜”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礼拜几”的写法,生活中听到“礼拜几”更为司空见?惯。

礼拜是信奉基督教的信徒向教主耶稣的参拜致礼。据记载,耶稣复活日那一天正好是星期日,为纪念这一天,基督教就将星期日定为礼拜日。时间一长,人们就把星期日称作礼拜日,但那些不做礼拜的日子,是不能称为礼拜几的。

星期制在我国正式使用是清末(1905年),但其来源却是中外时间文化的殊途同归。古人观天象计时间除了最明显的日、月二星外,还观测到太阳系中的另外五大行星,初步掌握了这七颗星出没时间及其运行规律,这七星按日、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月的顺序“轮流值日”,就形成了最为原始的星期制。由此顺序也可看出,一周的第一天应为星期?日。

一日始 非子时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零点钟声一敲,主持人宣布进入到新的一年,这向人们传递一个信号:农历新年是从夜里零时开始的。

通行既久,就会约定俗成,但农历的传统规定并不是这样。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时段,并与12地支相对,每个时段是现在的2个小时,由于每个朝代所采用的历法不同,农历十一月初一、十二月初一和正月初一都曾做为一年的开始,子时(23时至次日1时)、丑时(1时至3时)、寅时(3时至5时)也都曾做为一天的开?始。

现在使用的农历是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夏历,夏历新年开始的“一元复始”指的是正月初一寅时(3时至5时),而非零时。当然,阳历是现在世界上的通行历法,为了统计和应用上的方便,人们也就渐渐把农历的夜半定为一日之始,并得到官方承认。

“大时”息 “小时”存

“大时”和“小时”的划分,源自钟表明末清初从西方向我国的传入,面对两种不同的时间计算系统,中国传统的“时辰”成为“大时”,西方钟表时间成为“小时”。随着“小时”的主流化,传统“大时”慢慢被遗忘进历史。

“大时”息“小时”存看似事小,其意义和影响却非同寻常,它标志着传统中国时间与世界时间的接轨,也是传统中国时间服从世界时间的开端,更是西方文明强烈影响中国文化的开始。

我国颁布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涉及“小时”时,优先用“时”而非“点”,因为无论是“大时”或者“小时”都应简化为时,而点不仅现在用,在古代以时辰纪时时也在用,一个时辰分为5点,1点为24分钟,为了区别后来的1点为60分钟的规定,所以在书面表达时首选“几时几分”,而非“几点几分”。

一刻钟 15分

我国古代有十二时辰计时制、百刻计时制等计时方法。十二时辰制把一昼夜等分为12段,与十二地支相对,每个时辰又分为初和正。百刻记时制来源于沙漏或水漏,把一昼夜24小时等分100刻,每刻约合现在的14.4分钟。

而现在每刻15分钟始于康熙8年(1669年),因为当时皇宫中已使用西方的计时钟,康熙皇帝又善于接收外来文化,在经过4年的激烈争论后,最后把原来的一昼夜100刻改为96刻,这样每刻钟就成了15分钟,没有余数,省去了西方钟表时间与中国传统时间换算的麻烦。

清初1小时改为4刻后,其名称分别为:初刻、一刻、二刻和三刻,如3时20分,对应的表述为寅初一刻五分或三时一刻五分。这一名称和用法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世纪年代起点异

世纪和年代起始年份的争议根源在于“公元纪年”,症结在于历史上没有“公元零年”。

21世纪从何时开始呢对于这一问题,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应以2000年1月1日为起点,一种认为应以2001年1月1日为起点。

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原台长陆本魁认为,从历史年代和天文历法角度而言,21世纪应从2001年1月1日开始。根据“世纪”的定义,第一个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第二个世纪从公元101年到公元200年,依此类推,第21世纪应从2001年1月1日到2100年12月31日。如果以2000年作为21世纪的开始,则20世纪就只有99?年。

年代的起始时间意见比较一致,如上世纪80年代指的就是1980年至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