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浦肯野效应。即人们从昼视觉向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的最大敏感性向高频方向移动。

浦肯野现象,亦称浦肯野效应,由捷克学者浦肯野(Jan Evangelista Purkinje,1787-1869)首先于1825年发现。系指在不同的适应状态下对有色光的视觉灵敏度不同的现象。具体说就是当人们从锥体视觉(锥体细胞,基本分布于视网膜中间的凹处,主要是感色的功能和视觉功能)向杆体视觉(杆体细胞,多分布于视网膜的边缘部位,有较高的光感度,但不能精细的做出空间分辨,且不能感知色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更高频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在明适应时对红色亮度适中(比绿色暗),而在暗适应时则对红色光看起来更加暗,甚至接近于黑色。从划出的光谱亮度曲线来看,明适应时的极值在该曲线的570THz(530nm)左右,而暗适应时其极值则推移到610THz(490nm)。这是因为明适应时视锥细胞起作用,而随着逐渐暗适应变为视杆细胞起作用的缘故,这种现象是二元学说的有力证据。

因此如果以纯中心视只求中央凹的视觉灵敏度时,则看不到这种现象。暗适应时的相对光谱亮度曲线与作为杆体视物质的视紫红质的光谱吸收曲线大体是一致的。在其它脊椎动物身上,也可以用视网膜的b波和视神经纤维的峰电位作为指标来证明浦肯野现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