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昆明市的地标性建筑,新馆北接广福路,西临宝象河,东与一大型文化广场——云南大剧院相望,南接季宏路,四周无大型阻挡物,不论从街景还是沿河景观上都可观赏到完整庄重的视觉形象。该新馆净用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60477平方米,主体建筑地面5层

博物馆内景新馆主体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取意于云南“一颗印”式传统民居建筑外观颜色为红铜色,意在体现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贯穿多层的狭长缝造型,喻意“石林”,蕴含石林风化体态,散发自然风采。

新馆的入口通道呈由窄至宽的喇叭形,到达大厅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通道上空采用“一线天”的设计,并有一幅巨大的金饰片作为装饰,金饰片上的图案取自滇王墓出土的文物。

新馆大厅宽敞明亮,包含了问询台、游客中心、咖啡厅、文创产品商店、卫生间等服务场所以及供举办影视、学术活动的报告厅。最大亮点为悬挂于中庭右侧的“玻璃盒子”建筑,据云南省博物馆法人代表、主持工作副馆长戴宗品介绍,该“玻璃盒子”的二楼将设置成儿童体验中心,三楼则为中国文化体验中心,以完善观众的参观体验。

在景观方面,新馆内外大量采用云南本土的多种门类植物,各种植物达100余种,并辅以水景元素,彰显云南“植物王国”的独特魅力。中庭四个不封顶的天井内种植着茶花、槟榔、竹,在满足绿化的同时,达到了引入自然光,补充大堂采光的作用。通过科学巧妙的设计,主楼实现了对自然光的有效利用,在达到节能环保目的同时,满足观众渴求贴近自然、回归淳朴的心理诉求。因此,新馆是一座“会呼吸的博物馆”。

场馆特点

防震技术强大文物保护工作科学严格

新馆自地下一层起的主体建筑实际上是置放在166个橡胶隔震支座之上。为达到防震的最大效果,主体建筑与四周建筑体间有60厘米宽的抗震缓冲缝,称之为“防震缝”。据戴宗品介绍,这样的防震设计使得新馆建筑可以承受住不低于汶川地震强度的地震。

在文物保养方面,文物库区对温度和湿度环境进行严格控制,日常温度设定为16-22摄氏度,湿度设定为55%左右。在消防、安防方面,库房门的关闭时间作了严格规定,防火系列采取了喷淋、粉末两道保护措施防盗系列则采用门禁系统及其辅助措施,另外在库房区重要位置还有保卫人员24小时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