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圆是在北斗地区的寺庙担任文笔成生的范万居先生所创。当时台湾发生了严重水灾,范万居是在庙里面当打手,专替神明打人,神明降驾指示,将地瓜浸湿,压成团后揉成团状,加上花菜,并未包皮,再做成粿仔的形状煮熟给灾民食用赈灾,是北斗肉圆的雏形。

后来,把肉加进去粿仔里,用手把粿仔从碗挖出来、捏成形,于是肉圆上可以清楚看到手指的痕迹,手指头的形状也就成了北斗肉圆的特色。传到了第3代范龙生,用地瓜粉跟在来米浆做皮,把高丽菜改成竹笋,包上赤肉做馅,奠定了北斗肉圆最后的范本。

鼎盛时期,北斗有20多家肉圆店,几乎都是师出自范家。台湾第一颗肉圆原来是由此而生。北斗肉圆后来又流传到台湾各地,也产生了各地不同用料与做法的特色肉圆。

最有名的是发源地彰化(彰化、北斗、员林)肉圆,其余的有新竹肉圆、台中肉圆、南投(水里、埔里)肉圆、台南肉圆、高雄肉圆、屏东肉圆、红糟肉圆等等。

肉圆的名称在台湾也有地区差异,像是有的地方会把肉圆叫做“肉丸”。在鹿港,肉圆则是被称为“肉回”,常以台语发音,回字念音国台语相同,这是由于肉圆的组成是由肉圆皮包着里面的肉块,形状很像“回”这个字而来

此外,肉圆起锅时,调理者会用叉子把肉圆上的油拨回油锅,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