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思维简称联想,是人们经常用到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的表象、语词、动作或特征联想到它事物的表象、语词、动作或特征的思维活动。通俗地讲, 联想一般是由于某人或者某事而引起的相关思考,人们常说的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 等就是联想思维的体现。[1]

1、 是指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都可能引起不同事物之间的联想。比如,当你遇到大学老师时,就可能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

2、是指由外形、性质、意义上的相似引起的联想。如由照片联想到本人等。

3、 是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其突出的特征就是背逆性、挑战性、批判性。

4、 因果联想。是指由于两个事物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起因想到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起因。

联想思维在形象胚芽的形成和发展中有时起着“触媒”的作用。一经发生联想,胚芽便立时形成,或迅速生长发育,形成形象。联想思维始终不离开思维对象的感性的形象的形式。它是能动的,却不是纯主观性的是自由的,却不是任意性的。不论作者自觉或不自觉,联想思维总是受着客观对象、写作对象本身的要求的规定和制约,因此它必然地指向一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