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视角。

视角,我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都是基于人的视角产生的。比如,我们认为人是这个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显然以人为中心的认知习惯会主张这样的观念。在没有全面清楚知晓地球到底有多少种生物的前提下,人类便得出如此绝对的认识。类似的认识事件在人类世界比比皆是。

大到宇宙星球,小到一草一木,凡是地球存有的事物,人类都基于自身视角对其进行描述。人类关于宇宙的一切知识,便是人类站在地球上通过观察宇宙而得到的,这样的宇宙观符合人类的视野,也符合人类的认知水平,但是或许与宇宙真相真的相差十万八千里。(这里的“站”包含在地球及人类认知水平之上的一切意图、观测与发明)

其二:存在。

首先,我们都认为眼前的一切是真实存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乡村城市、红黄蓝紫……万千景象,丰富多彩。我们视肉眼所见都是真实存在的,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前提。没有人质疑“眼见为实”。

其次,长久的进化之后,我们慢慢觉得肉眼看不见的,也可能是一种存在,因为我们借由其它手段与工具可以感知到它们,所以认为它们存在,比如电、网络、伽马射线、磁场等。

一切(人类自以为)真实存在是我们认识的范围和对象。

其三:内涵。

任何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人、事、物,我们都会不自觉地赋予其内涵。你认同这句话吗

此处的内涵包括:意义、特性、本质、含义等词汇的意思。内涵当中最为关键的是意义。人们最执着的是什么是一切人、事、物对于自我的意义!而且人们都非常渴求令人愉悦的感觉,逃避令人不悦的感觉——对任何有吸引力的事物贪婪,对任何事物的负面情感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