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11月间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和长江南岸白茆口登陆,以及在此前的8月间在吴淞和川沙口登陆,都是其迂回战略的实施。两翼迂回、中间突破,乃是日军的惯用战法。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时,日军就运甩正面进攻与翼侧迂回相结合的战法,突破了守军的防线,击败了中国军队。当时,日军以一个半师团多的兵力,从闸北、江湾、庙行到吴淞一线发动了多次正面进攻,但均被中国军队依托闸北的街巷和北郊的水网田野的有利地势击退了。日军进攻近一个月,进展甚微,双方基本上仍然相持于开战初期的战线上。后来,日军改为采取正面进攻与翼侧迂回相配合的战法,调集两个师团的兵力,大胆地在守军防御薄弱的左方翼侧,即长江南岸的七丫口、杨林口、浏河口一带登陆,配合以正面战线的进攻,使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昆山、常熟之线。日军以很小的伤亡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在“八一三”淞沪战役中,日军故技重演,接受“一二八”战争的经验,再次运用正面进攻与翼侧迂回相结合的战略。中间突破、两翼迂回,是日军“八一三”战争战场用兵的基本方略。这次会战,规模巨大,战场辽阔。战场的中间地带,南起上海龙华、虹桥之线,北抵大场、庙行、张华浜一带,包括上海租界周围的闸北、虹口、杨树浦、南市以及真如、彭浦、江湾、殷行等地,这里是淞沪战场的正面,由张治中、朱绍良统率的中央兵团担任作战。战场的左翼地带,在上海市区的北方长江南岸,南起吴淞、蕰藻浜、杨行、刘行一带,经罗店、月浦、川沙镇,北抵浏河、太仓,这里是淞沪战场的左翼,由陈诚统率的左翼兵团担任作战。战场的右翼地带,在上海黄浦江以东,东临大海,南濒杭州湾,包括浦东、川沙、奉贤、金山、乍浦嘉兴、松江等地,这里由张发奎统率的右翼兵团担任守卫和作战。淞沪战役开始时,主要作战集中于中间地带。中日两军在这里演成了第一阶段的激烈战斗。

日军在开战十天以后,就开始实行迂回战略。日本统帅机关调集两个半师团的陆军精锐部队,于8月下旬在中国军队防线左翼的宝山川沙口、石洞口和吴淞地区登陆,从北面迂回上海,威胁中国军队的左侧背。接着,在9月中、下旬,日本又集结三个师团又两个旅团,登陆左翼地带和中央地带,对中国左翼兵团和中央兵团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中日双方五、六十万部队乃于九、十两月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几十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展开了空前惨烈的生死搏斗。松井石根采取中央突破战法,10月间以近二十万兵力沿沪太公路南下,攻势直指大场、闸北。

日军从9月到10月间以左翼迂回、中间突破的战略,连连发动强大攻势,取得不少进展。然而,中国军队的抗击非常英勇和顽强,战况非常激烈,日军伤亡惨重,一时间仍未有彻底击败中国军队的可能。日本军部对上海派遣军的苦战极其忧虑。为了贯彻其速战速决战略,抢在九国公约国家11月间开会前解决上海战局,日本参谋本部于10月5日决定从华北和日本国内再次调动部队,增兵上海,把全国主战场从华北南移淞沪,次日上奏天皇批准。10月9日,决定从华北战场抽调第六师团、第五师团第九旅团,从国内调动第十八师团、第一四师团,编成第十军,由善于打迂回战的柳川平助中将任司令官。日本军部决定再次实行两翼迂回战略,以第十军在杭州湾北岸乍浦至金山卫一带登陆。这一决策的战略意图,在于以第十军从南面迂回上海,威胁中国军队的右侧背,与从长江南岸登陆、从北面迂回上海的日军相配合,迫使中国军队三面受敌,促使其整个防线迅速瓦解。

那么,日军为什么选择金山卫一带作为这次登陆的地带呢日军登陆点的选择,主要从两个因素来确定:一是选择在适宜于大兵团登岸并便于向纵深发展的地带上,二是选择在中国军队防线的薄弱环节上。而金山卫一带是同时具备有上述两个条件的。众所周知,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端,东濒东海,北枕长江,南临杭州湾,三面倚水,便于进攻军队的登陆。从杭州湾的澉浦到长江浏河口,全部海岸和江岸线,大致分为八个地段,其登陆的条件是大有区别的。杭州湾的新仓到澉浦段,不适于登陆。海盐到乍浦段,可容一个师上下兵力上陆,但不便于向纵深发展。全公亭到柘林的金山卫地区,可容三个师左右的兵力登陆,且上陆后便于战役展开,向纵深推进。这里有三条公路、一条铁路通往上海和杭州,同时又有经太湖南面通往苏皖边境和南京的交通要道。奉贤的柘林以东以北到南汇老港,暗礁和浅滩较多,岸上又无通往内陆的良好道路,不适于联合兵团上陆作战。川沙的白龙江,可供登陆兵实行战术性登陆。白龙江到吴淞口,海岸水深,但沙滩很多,航道狭窄,不易于大兵团实行展开。吴淞口,在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深水阔港便于重兵上陆和展开。吴淞口到浏河口,有多处登陆点,便于上岸和展开。

由此可见,在上海的北面,吴淞口到浏河口沿岸是最适于登陆的地段,日军五个多师团八、九月间正是先后从这里登陆的。在上海的南面,最适宜于大兵团登陆和展开的是在金山卫地区,而且这里中间防守力量十分薄弱。日本军部于是命令第十军在这里实行登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