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所种的第一颗谷子到底哪里来的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向来认为“食为天”,而食为天的基础则是以农为本。但炎帝所生活的时代,先民尚不知农业为何物,他们靠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为生,挨饿、受冻、遇险,过着原始游牧生活,朝不保夕。炎帝见百姓们个个面部浮肿、四肢乏力,显然系饥饿所致,心里极为不安。他又想到禽兽、果实等自然资源的生长怎赶得上人类繁育的速度一旦野生的动植物被吃完,天下苍生岂不都要饥饿而死忧患意识迫使他冥思苦想,要让大家都过上丰衣足食的安稳日子。

炎帝因此走遍了名山大川,尝尽了千辛万苦,奔波往返于森林田野,想要找到一种可以由人们自行栽种、按时收获的食品代替自然食物。一天,他独自待在野外,无意识地摘下几枝野草的穗子,放在手中揉搓着。不知不觉中,穗子被搓破,掉下许多小颗粒。炎帝灵光一闪,这东西能不能吃呀他捡起地上的草籽闻了闻,有点香味,便放进嘴里咀嚼,味道还挺不错。于是,炎帝找来很多同样的野草穗,搓出里面的果实,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他发现这些草籽既好吃,又能充饥。这意外的发现,使炎帝受到很大启发和鼓舞。他把能吃的草籽一一挑拣出来,教先民们如何把草籽撒播在土地上,如何施肥灌溉,待秋季再去收获食用。这就是最早的农作物,叫“禾苗”!

炎帝不辞辛劳为民谋福的善举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一只朱红的丹雀来看望他。丹雀嘴上衔着一株有九穗的禾苗飞过炎帝的头顶,轻轻地扇动了几下翅膀,登时天上下起一场谷雨,黄澄澄的谷粒纷纷落地。炎帝拾起谷粒一看,啊,是新品种,和自己在野外找到的禾苗不可同日而语。他大喜过望,情知这是上天相助,就细心地把九穗谷种在田间,不久便长出又高又大、金黄色的“嘉谷”。这种天赐的谷物颗粒肥大、味道甘美,吃过之后可以百病不生、强身健体,被人们称为神谷。

就这样,人们学会了播种谷物,自己生产粮食。为了减轻人民耕作的劳苦,炎帝又断木制耒、就木作耜,发明了多种农具,教人民进行农具耕作。从此天下丰衣足食,民众鼓腹而歌,万分感念炎帝的杰出贡献,遂尊称他为“神农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