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周游列国至齐,齐宣王问孟子可知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意思是孔子的弟子中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的人,所以这些事迹没有流传下来,故而孟子说自己不知道。

齐桓公和晋文公在春秋时期先后称霸,是“五霸”之首,特别是齐桓公,在管仲的辅助下,曾九次召集诸侯开会,共同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保护周王室的安全,被诸侯奉为霸主。

孔子很少称赞人“仁”,但他说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孟子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显然不符合实情。

孟子之所以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基于他自己的思想立场而言的。

在群雄并立的战国时期,如何统领群雄、成为天下的共主是当时思想家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战争状态下,当然是武力先行。

当时的兵家、纵横家、法家非常有市场,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力量,称王称霸。

但是,在孟子看来,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必然会带来灾难:

战争时,老百姓的税赋必然会加重,老百姓的生命也时常受到威胁,而且战争总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不信任感,大家为了生存必然会像狼对狼那样对待他人。

这与孟子的思想立场相违背,所以孟子故意回避齐宣王的问题,将话题转到他的仁政思想上来。

孟子首先认为人性本善,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仁爱精神,而不是互相算计,如果没有仁爱精神,那就跟禽兽没有分别。

其次,孟子认为最好的政治是施行仁政,即统治者应当为老百姓划定好各自的疆界,使其各尽本分,有恒产恒心同时君王应通过自身的道德教导老百姓自然向善。

关于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孟子认为,若君王通过修明政治使得自己的国家强盛,别的国家的百姓自然会前来归化,这样就可以不通过武力而统一天下。

为了争夺土地而战,尸横遍野为了争夺城池而战,杀人盈城,孟子说这种行为就是判处其死刑都不足以赎其罪。

对于那些善战者、纵横家以及开疆辟土的人,孟子认为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惩罚,而不是奖赏。

虽然孟子的思想在当时的人看来有些迂腐,这也是他得不到诸侯重用的原因,但孟子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反对使用武力的立场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