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蓝釉瓷器创烧于元代,成熟于明代,极致于明代永乐、宣德二朝,发展和盛行于清代并一直不间断的传承烧造至今。

图1. 为1976年文物商店18元RMB收购的一件被文博界确定为价值连城的霁蓝釉元代留白暗画龙纹梅瓶,现藏于扬州市博物馆

霁蓝釉亦叫"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到了明清后把蓝釉习惯性称为"霁蓝"釉。“霁蓝”意为雨雪停止,空气清新、通透纯净,映衬的天空颜色。

霁蓝釉,以氧化钴(CoO)为呈色剂,融入釉中施于生坯瓷器经1280-1300℃高温烧成高温失透蓝色釉。釉面浓淡均匀、灵动,玻璃质感,蓝如深蓝的大海,如雨雪后霁蓝的天空,又宛如蓝色的宝石,因此鈷蓝釉亦被称为“宝石蓝釉”。

图2. 元代霁蓝釉留白暗刻龙纹菊瓣盘(参考图片来自网络藏家)

霁蓝釉以钴料为呈色剂,元代和明代早期用“苏麻离青”钴料,随着青花钴料的变化,从正统、景泰、天顺到成化,再延续到弘治、正德,青花用料也从“苏麻离青”逐步变成了“平等青”、“石子青”,再嘉靖、隆庆、万历以“回青”(佛头青)料为钴料,万历以后至清再变换为“浙料”、“珠明料”。呈色剂钴料的变化必然完成最终影响霁蓝釉的呈色,形成各个时期独特的色彩。

霁蓝釉发色沉稳、深邃、幽蓝、圣洁、匀净不晕染等优点,被宫廷推为祭器和高贵的陈设用瓷。烧造和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元、明二朝传承下来的精品较为稀少。明代更以永乐宣德二朝霁蓝釉最为后人推崇,宝石红釉、甜(卵)白釉、霁蓝(宝石蓝)釉被视为宣德瓷器的“三大上品”。

因此就以明代永乐、宣德(永宣不分家)霁蓝釉为例说说霁蓝釉的特点:

1、 颜色沉稳、华贵、浓淡均匀,犹如雨雪天空放晴的霁蓝

2、 釉面干净,不流不裂色如蔚蓝天空下的湖水

图3. 永宣霁蓝釉留白暗刻“和为贵”鱼藻菱口折沿菊瓣盘(参考图片来自网络藏家)

3、 器物口沿或凸出的边沿呈现明显的“灯草边”

4、 除了单色的霁蓝釉外,还有暗刻留白霁蓝釉、青花+霁蓝釉等巧色优雅之器物

图四. 永宣霁蓝釉青花“一束莲”菱口菊瓣折沿盘

5、 留白霁蓝釉造型中,留白龙纹、花卉大多有暗刻留白图案的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