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文明是一个天文学名词。

中文名

双体文明

所属类型

星体

太阳系会否出现双体文明

双体系统中行星的运动情况,那么在这样的行星上的生命文明会是什么样的呢

共4张

太阳系双体文明

开脑洞的时刻来了,我们今天先来讨论一下如果地球在一个非环双星系统中,也就是说地球围绕双星中的一颗恒星公转时的情况。

圆形轨道中的理想状态

我们首先来考虑一种理想状态:

地球仍然围绕太阳运行在轨道上。

太阳的伴星是一颗和太阳质量相当的主序星。

两颗恒星距离120天文单位,按照圆形轨道相互围绕旋转。

在这样的假设下,太阳系中20天文单位以内的行星都可以幸存。最外围的行星是土星,而天王星,海王星和柯依伯带都已经阵亡,奥尔特云也早已烟消云散。

大轰炸事件是地球生态环境发展历程上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给地球带来了生命的必要元素:水。

地球本身通过火山爆发等过程能够积累少量的水,但是远远不及陨石和彗星带来的水量。

在一个双星系统中,大轰炸比真实的历史更加猛烈,大大增加了地球的水量。所以地球的海洋面积应该比现在略大。

经历了初生的阵痛之后,太阳系进入了一个宁静的发展期。

由于少了柯依伯带和奥尔特云,彗星几乎没有了,陨石也会大量减少。这对地球的生物圈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我估计总体来说,影响是有限的。我们无法估计来自天外的灾难对地球生命的演化有多大的影响。

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灭绝事件,但是原因大部分来自地球内部。6500万年前的陨石撞击是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原因。即使没有陨石撞击,灭绝事件仍然不可避免,恐龙和大量陪葬的物种仍然会灭绝,只是来得晚一些,过程慢一些而已。

当然,如果陨石撞击大大减少,我们看到的生物圈肯定会有明显不同,但还是可以乐观的估计,智人仍然成功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创造出了辉煌的人类文明。

在地球的夜空中,太阳的伴星是一颗十分奇特的天体。它的亮度很高,远远超过满月,在白天也清晰可见,在夜晚更是无法直视。

古代天文学家查看千年的观星记录,发现它在星空背景中慢慢移动,表现出和行星一样的特性。但是,当近代天文学家用望远镜清晰地看到土星的光环的时候,这个奇特的天体仍然遥不可及。

最后,现代的大型望远镜告诉人们:它是太阳的伴星,质量和太阳相当,它的周围运行着4个行星:包括两个气态巨行星和两个在可居带中的岩质行星。

其中一颗岩质行星质量太小,无法维持大气层,但是另一颗比地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