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是一个至今也没有明确定义的词,不过现如今移动互联时代下的网红,和凤姐、芙蓉姐姐时代的第一代网红有着极为不同的形态和商业模式。我们听过估值上亿的papi酱,也知道王思聪的前女友一年靠淘宝卖衣服能赚几个亿,甚至有人认为王思聪、薛蛮子、徐小平这样的大V,依靠名声做估值,低价拿好项目,其实也是网红变现的一种方式。

但从来没有人认为长得好看名气大粉丝多,就一定能做好投资,或者能教会人学好投资。至今我也没有看到金秀贤、宋仲基和胡歌代言过任何的金融机构,翻遍整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照片集,也找不到一个颜值超高的人。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

那所谓的金融网红又是怎么火起来的呢先是李大霄号称自己是金融界第一网红,并被某媒体估值10亿,又有沈梦瑶被某基金拉去站台做路演被曹三石扒皮,甚至连偷偷加网红微信号的那些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们都被扒了出来,搞得事发后好几个群里的知名投资大佬都在私下暗自窃喜,”幸好我没加!”

如果我们再从一个更加恶意的角度来看,每一个金融骗局之后似乎都有一些美女的身影,从炒股天后郭美美、到接受5.5亿现金的e租宝张敏,乃至刚刚火了不久的开法拉利的中晋整形女高管,为什么金融骗子都喜欢招美女并委以重任说穿了,就是因为美色和影响力会降低人的判断能力。

曹三石有一句说的没错,金融圈再乱,也是搞不过演艺圈的,人家天天在演戏,铺天盖地都是你的完美演技。金融圈虽然高大上,但毕竟在此道涉足不深,难免容易上当。金融机构虽然有时笨如大象,行动迟缓,但慢有慢的好处。严格的牌照准入和监管合规让金融机构对于“网红”式的浮夸表达和炫富风格有着天然的抗拒心态,但现在“金融创新”、“互联网思维”来了,这会对原有的金融行业的市场传播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冲击真的不得而知。

凯恩斯认为,之所以会有经济大萧条,是因为人有动物精神,动物精神不同于经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他认为人们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的长期预期有很大的非理智冲动,这使投资行为往往受“动物精神”的控制。当然这种动物精神不仅仅只是荷尔蒙,但“网红”背后所蕴含的财经娱乐化和欺诈风险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