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1903年出生于奥地利最美丽的城市维也纳,是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从大学时代开始,劳伦兹便一直潜心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1942年到1944年,劳伦兹在德国军队中当军医,随军到达苏联时被俘,1948年被释放后,在奥地利艾顿堡成立“比较行为研究所”。1951年出任马克斯蒲郎克行为研究所所长,直到1973年才卸任。1973生,劳伦兹与荷兰的尼考拉斯·汀伯根、当时西德的卡尔·凡·弗利施都因为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而共享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

不过,劳伦兹与其他动物学者的不同在于,他认为攻击性是动物的本能,并认为攻击性也是人的本能,尤其后者。

德国的麦克斯普兰克学院为了研究行为生理学,里面养了鹅、鸭、猫头鹰等多种动物。

就在那儿,康拉德·劳伦兹统治着一个小小的巴伐利亚王国,一批人就献身在这一个和平的王国里,研究动物——看这些动物在自然环境里是怎样生活、学习和交配。

这儿是逃避城市喧哗和危险的好地方,劳伦兹和他的同事就在这个露天的实验室研究描绘动物的行为,充满着无拘无束与和平的田园气氛——只有那些野生实验物传来粗哑的嘎嘎声、吱吱声,才会划破宁静。

这是多么动人的景象:人是如此和谐地融在自然里。但是,劳伦兹发现围绕在他周遭的人竟很难和谐地相处。

他的一些有关人性的著作,以及对动物行为的广泛研究,在近几年已经相当盛行,而且得到全世界科学界的承认。但是,他的理论也在同一个时期引起了风暴般的争论。

劳伦兹退休以后,马克斯蒲郎克学会在奥地利北部的阿姆塔区为他设了一个工作站,好让他能继续为奥地利科学院的比较行为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在这里,劳伦兹曾经进行过很多有趣的实验。

如他把灰腿鹅生的蛋分作两组孵化。

第一组蛋由母鹅孵育,孵出的幼鹅和母鹅生活在一起。

第二组蛋在人工孵化器里孵化,幼鹅出生后不让它们看见母鹅,而是让它们最先看到劳伦兹本人。

结果,这些幼鹅将劳伦兹当作母亲而形影不离地追随。

如果把两群小鹅放在一起,用一个箱子将它们扣住,过一会儿再把箱子提起,受惊的小鹅朝两个方向跑:由母鹅养育的小鹅朝母鹅跑去,由劳伦兹抚养的小鹅则向他跑来。

劳伦兹把幼鹅的这种学习行为命名为印记。印记指处于发育早期的幼龄动物追随生活环境中某一合适物体的学习现象。

通过观察研究,劳伦兹发现除了雁鸭等鸟类,很多昆虫、鱼类和哺乳动物的幼龄个体同样具有印记学习能力。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在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此理之感,从而体认生命的真谛。读劳伦兹,人们完全不必有科学书籍艰深难懂的顾虑,这也许正是动物行为研究的独特奇妙之处。 1989年,劳伦兹在艾顿堡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