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将军等级划分

【大将军】自战国始,汉延续。始与三公同级。东汉后,位高于三公。

【大司马】始位高于三公,可加号大将军、骠骑将军。并存时在大将军之下。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骠骑将军】位同三公。称号同大将军。

【大都督】魏置,加官。蜀有中都护、行都护,同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镇军大将军/车骑将军】第二品,在大将军下。位比三公,同上卿。

【卫将军】第二品,位略低于三公,在大将军、骠骑将军、镇军大将军、车骑将军之下。

【辅国大将军】后汉时期设立,位在“四镇”之上。

【四征将军(东、北、南、西)】第二品,位次于三公,资深者为(四征)大将军。(赵云)

【四镇将军(东、北、南、西)】第二品,位次于四征将军,资深者为(四镇)大将军。

【镇军将军】第三品,不常置。位次于镇军大将军。

【左/右将军】不常置,地位同上卿。魏时第三品。

【前将军】地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杂号将军,第三品。

【横江将军】只有吴国有这个称号,鲁肃担任,镇守沿江。

【护军将军】秦始,所以汉亦有。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周瑜曾担任,但实际上以当时孙权自己的职位来说,周瑜这个中护军却是行使著都护的权利,即大都督)。

【四安将军(东、北、南、西)】第三品。

【平南将军/平西将军】第三品。

【后将军】第三品。后汉时有以前、后、左、右为名的杂号将军。

【武卫将军】第四品。(许褚曾任)。曹丕设立,曹操时为武卫中郎将,吴为典宿卫。

【奋武将军】第四品。曹操、吕布曾任。魏吴设立,蜀未有。

【建威将军/振威将军】第四品,杂号将军。

【昭德将军/昭武将军】第五品,杂号将军。

【扬武将军/平戎将军/虎威将军/辅国将军/安远将军/折冲将军/破虏将军/讨逆将军/讨虏将军】第五品,杂号将军。

【荡寇将军/牙门将军】第五品,杂号将军。

【偏将军】第五品,将军中地位最低,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

【平东将军/平北将军】第六品,杂号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