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制定了我国经济建设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从198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从此,“小康”,一词了国人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那么,什么是中国的小康水平呢,什么是小康标准呢?

概括地说。小康是指人们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之后。“无饥无寒”的生活状况,是富裕生活的基础和起点。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水平出发,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的小康标准进行了科学地制定。其主要内容包括

(1)1990年价格计算,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为2500元(按 1980年价格和汇率计算,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跨过900美元)。

(2)按1990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4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00元。

(3)根据小康阶段的生活要求,结合现实的生活条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定为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有显著提高。农村要着力提高住房质量,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15平方米。

(4)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为72克。

(5)城市居民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8平方米,同时提高路面标准和质量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5%以上。

(6)成人识字率达到90%,超过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80%的现代化标准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

(7)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达到 16%。

(8)森林覆盖率达到15.9%。

(9)农村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到85%。

(10)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3张.